选择天山南麓和北麓的活动背斜构造地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南北两麓活动背斜构造地貌的形态特征、结构、形成机制、时空分布与演变,分析天山南麓和北麓构造地貌的异同,探讨天山地区内外营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活动褶皱构造地貌演化基本规律,这对提高褶皱构造地貌研究的理论水平,探讨我国西北地区活动褶皱构造地貌演化规律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区域与逆断层和褶皱有关地震的危险性评价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active fold;tectonic landform;river terrace;alluvial fan;front of Tianshan mountain
以天山南麓和北麓的活动背斜构造地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南北两麓活动背斜构造地貌的形态特征、结构、形成机制、时空分布与演变,分析了天山南麓和北麓构造地貌的异同,探讨了天山地区内外营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活动褶皱构造地貌演化基本规律,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发表了7篇论文,培养了2名博士研究生,主要成果包括(1)褶皱构造地貌发育的时间、幅度与模式(2)天山北麓奎屯河河流阶地对构造运动的反应;(3) 独山子地区古地震与冲沟发育;(4)天山南麓博斯坦河河流地貌对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反映;(5)洪积扇形态特征与构造活动的关系;(6)天山南北麓河流地貌初步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