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2—1932年间呼伦贝尔是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中文化形态相对独特的一个地区。它的行政体制和归属长期属于黑龙江,而它在地理环境方面属于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种二元特征使得从清代到民国,朝廷、地方和知识分子对其的叙述策略与重点都不同。呼伦贝尔叙述中的形象经历了"防准固边前哨""八旗驻防新城""元兴之地""控蒙咽喉"等转换。不同的转换,反映的则是在内外局势变化下,边疆方针的调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