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纳米去甲斑蝥素联合mF4-31C1/sorafenib靶向抗VEGF-C、-D介导的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纳米去甲斑蝥素联合mF4-31C1/sorafenib靶向抗VEGF-C、-D介导的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072004
  • 申请代码:H161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范跃祖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项目组前期开展淋巴管内皮细胞、结肠腺癌细胞体外模拟和裸鼠种植形成淋巴管生成预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裸鼠结肠腺癌皮下移植和原位种植肿瘤淋巴管生成动物模型,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免疫组织细胞化学、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相差荧光显微镜/电镜等技术,同时与慢病毒介导的VEGF-C、-D/VEGFR-3 siRNA靶向抗结肠腺癌细胞和裸鼠荷瘤淋巴管生成作对照,探讨纳米去甲斑蝥素联合mF4-31C1/sorafenib靶向拮抗VEGF-C、-D介导的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及其相关形态学、靶基因、信号调控分子及作用机制,为结肠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抗淋巴管生成治疗"作用靶点和理论、实验依据。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科学价值和前瞻性临床应用前景。

结论摘要:

目的 探讨纳米去甲斑蝥素(NCTD)联合mF4-31C1/sorafenib靶向拮抗VEGF-C、-D介导的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方法 通过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结肠腺癌LS174T/HT-29细胞培养,建立HLECs、结肠腺癌细胞和裸鼠皮下/原位移植瘤淋巴管生成模型,并与慢病毒介导VEGF-C、-D/VEGFR-3 siRNA靶向拮抗结肠腺癌细胞和裸鼠荷瘤淋巴管生成作对照,应用MTT法、凋亡侵袭迁移试验、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测定、免疫组化、Western-blot、RT-PCR、荧光显微镜/电镜,观察对VEGF-C、-D/VEGFR-3介导的HLECs、结肠腺癌增殖、凋亡、侵袭、迁移、淋巴管生成及其相关形态学、信号调控分子的影响。结果 ①NCTD/mF4-31C1抑制HLECs和结肠腺癌LS174T/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并诱导凋亡,下调VEGF-C、VEGF-D、VEGFR-3蛋白/mRNAs表达,通过阻断VEGF-C、-D/VEGFR-3信号通路抑制HLECs细胞和结肠腺癌细胞三维培养体外模拟淋巴管生成;②通过LYVE-1、D2-40、CK20测定,裸鼠结肠原位移植瘤淋巴管生成能更好反映结肠癌淋巴管生成特性;NCTD或联合mF4-31C1/ sorafenib抑制LYVE-1、D2-40、CK20和VEGF-C、VEGF-D、VEGFR-3表达,亦通过阻断VEGF-C、-D/VEGFR-3信号通路抑制裸鼠结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淋巴管生成,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③通过VEGF-C、-D、VEGFR-3 siRNA慢病毒转染HT-29细胞并由此建立结肠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表明RNAi靶向沉默HT-29细胞和移植瘤VEGF-C,-D、VEGFR-3可明显抑制HT-29细胞增殖、迁徙,诱导凋亡,抑制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淋巴管生成,从而推论VEGF-C,-D/VEGFR-3是促进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的信号通路和作用靶点。结论 NCTD或联合mF4-31C1/sorafenib靶向拮抗VEGF-C、-D/VEGFR-3介导的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生长;NCTD或联合mF4-31C1/ sorafenib可能是针对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的新的抗淋巴管生成治疗。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1
  • 2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范跃祖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