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危机性产业衰退的国际传导与我国区域产业调整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 项目名称:危机性产业衰退的国际传导与我国区域产业调整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70973045
  • 申请代码:G03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陈丽珍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江苏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一场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正逐渐演变成全球的经济危机,并沿着产业链的分工布局在国际间迅速传递,引发一系列的产业衰退。这种主要因外生因素导致的产业衰退(危机性产业衰退)与以往主要由生命周期决定的衰退具有不同的特征。本课题通过对衰退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演绎,在界定危机性产业衰退有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产业衰退的国际传导效应为主线,结合相关案例,借助数理经济方法,系统讨论危机性产业衰退在国际间传导的基本特征、外部条件、主要渠道和作用方式;通过实验经济学方法解析有限理性与有限道德的微观主体的行为模式;借助衰退传导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揭示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的一般机理,及其与本土产业缺陷间的"共振"作用;探索不同传导强度下区域产业调整的路径依赖和企业行为演化,为有效应对危机性产业衰退的传导性冲击、规避和控制危机引发的产业衰退风险、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推进区域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结论摘要:

由产业外部冲击引起的危机性产业衰退,爆发的周期难以预测,且极易沿产业链向全球蔓延。本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危机性产业衰退波及范围广泛,尤其是对我国区域产业发展的负面冲击将长期存在。本课题以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交互验证的方式,系统梳理了产业衰退的分类方式,明晰了危机性产业衰退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从国民收入均衡、产品和产业生命周期、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市场外部干扰等多维视角剖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影响产业运行状态的主要变量;从有限理性与有限道德的角度探讨了产业链上下游微观主体间的关联性、衰退的放大效应和传导机理;利用1994-2011年中美两国实体经济变量季度数据,采用施加过度识别约束的SVAR模型,实证性的分析了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GDP、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和直接投资的冲击效应和传导机制;借助静态横向比较分析与动态纵向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定量探讨了危机性产业衰退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负面冲击效应,以及国内相关产业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论述了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这一类微观主体在我国外向型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进而探索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升级机理与路径选择。课题研究还在综合理论分析主要观点、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以及现场调研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围绕应对危机性产业衰退国际传导、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叠加风险以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4
  • 4
  • 0
  • 0
  • 0
期刊论文
陈丽珍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