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性别分离及其机制的研究起始于性别体二型的有蹄类动物,经历了"多假说提出~假说验证筛选~选定代表性假说~性别分离的多致因解释"的发展历程,目前开始在有蹄类以外的动物类群寻找证据和验证假说。由于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具有常年白昼雌雄群居和夜间飞行活动而缺乏天敌威胁等生态学特性,可以简化对性别分离假说的验证而成为研究动物性别分离的良好模式物种。本研究通过对棕果蝠不同性别年龄个体在不同季节的生境选择、夜间活动范围、夜间活动时间长短、采食营养质量这四项生态学指标的比较,验证棕果蝠的性别体二型是否符合食物选择假说的预测,并通过野外食物可利用量的季节变化研究环境因子对性别分离的作用。本研究将以棕果蝠这样一个简化的性别分离研究模式物种验证和发展性别分离理论,并提出环境因子对性别分离机制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证据。
Rousettus leschenaultia;sexual segregation;radio telemetry;Forage selection hypothesis;home range
本研究对海南岛17只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a, 9只雌蝠和8只雄蝠)在旱季与雨季的夜间活动位点进行了无线电遥测定位点测定,共获得1,426个定位点。研究所用无线电项圈为加拿大Holohil Systems Ltd.的新型蝙蝠用产品PD-2C,重量4.2g,均小于遥测棕果蝠个体体重的5%,设计电池寿命≥6个月。首次发现棕果蝠在冬季与夏季不同季节具有家区位置迁移现象,旱季与雨季的家区(取食活动范围)与雨季不同,其家区迁移距离达数千米,多不呈季节间重叠,与当地主要食物源榕果的地理分布有关。对部分棕果蝠个体(后期加挂无线电项圈的个体仍在继续测定中)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性别分体的家区面积(最小外廓法,MCP)的初步计算表明,旱季棕果蝠家域面积为103.6±34.4ha (N=7),雨季家域面积为172.5±41.5 (N=10),其食物短缺旱季表现出的取食活动面积小于食物丰富季节的雨季,反映出棕果蝠因繁殖与育幼增加了食物需求,对验证性别分离的食物选择假说及性别体二型假说具有重要价值。对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繁殖状况棕果蝠粪便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怀孕雌蝠、非怀孕成年雌蝠、亚成年雌蝠、成年雄蝠、亚成年雄蝠的粪便含氮量(mean±SD)分别为1.000±0.238、0.508±0.313、0.424±0.064、0.407±0.120、0.787±0.248, 以怀孕雌蝠最高,而其他类别个体间的粪便含氮量均未见显著性差异,说明怀孕雌蝠育幼营养需求的增大具有促使其选择高质量食物,符合事物选择假说的预测。通过积累的1,276只棕果蝠不同性别与年龄个体繁殖及形态数据对比,明确了棕果蝠的繁殖季节为每年3~5月与7~9月二个繁殖期,其繁殖高峰集中在4月与8月,结合野外食物的季节变化,可以分析验证棕果蝠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中食物选择假说的成立度。根据当地卫星图片与实地考察,对棕果蝠活动范围内的生境类型进行了分析,结合棕果蝠无线电遥测定位数据,可以对棕果蝠不同性别与年龄个体的生境选择进行分析。加挂无线电项圈与收集粪便测定含氮量捕获棕果蝠造成的棕果蝠逃离昼间栖居地(废弃房舍)且数月不归,使得原计划中测定不同性别、年龄以及繁殖状况个体的出巢与归巢时间以及夜间活动时间长短未收集到足够数据,成为今后需要继续补做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