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港口体系的宏观研究和单个港口的微观研究是当前港口地理学的主要方向,对相邻两港的中观研究却较薄弱。中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已形成大连-营口、上海-宁波、深圳-香港等不同形态的相邻港口空间关系。由于港口功能雷同、腹地交叉,又加上金融危机导致进出口货物下降,港口之间的竞争加剧,这些相邻港口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与发展亟待解决。本项目采用文献梳理、数理统计、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结合港口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原理,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个案,首先考察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背景下相邻港口空间关系的演化过程和特征,其次从技术进步、航运联盟、港城互动、港口制度等角度探究全球化-地方化张力下相邻港口空间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最后在与国内外典型相邻港口比较的基础上,建立相邻港口空间关系演化的一般模型。本项目不仅能深化和拓展港口体系研究,也能为当下如何处理和协调相邻港口空间关系提供思路与借鉴。
Neighboring ports;spatial relationship;glocalization;evolution;dynamic mechanism
对港口体系的宏观研究和单个港口的微观研究是当前港口地理学的主要方向,但对相邻两港的中观研究却较为薄弱,而相邻港口是港口体系的基础,研究单个港口也离不开对相邻港口的考察。项目从三个层面展开对相邻港口空间关系的研究(一)时间层面,考察1840年以来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对近代两港的吞吐量进行估算,进而考察两港的航线设置,最后通过吉尼系数和偏移-分享模型对两港空间关系的变动方向与强度进行计量分析,认为随着近代上海港的迅速崛起,两港的空间关系发生变化,上海港成为中国中部和北部的枢纽港,宁波港则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上海和香港是中国沿海最重要的两个港口,两港的发展会影响到相邻港口的发展。这两港的地位是如何形成的?本项目认为两地处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门户地位为两地崛起为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开埠之后区域经济中心开始由苏州、广州向上海、香港转移。上海由贸易带动商业的发展,进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香港则在近代凭借区位条件和自由港政策,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两地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政策、法律等安排也为两地成为经济中心提供了制度保障。(二)空间层面,梳理和总结了国外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并探讨了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港口城市产业空间组织的演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的集聚与扩散,认为依托交通枢纽,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一体化发展,有助于Sub-CBD功能的拓展。(三)制度层面,通过比选美国纽约-新泽西港的地方主导型、日本东京湾的国家主导型和欧洲海港组织的协会主导型三种港口群制度合作模式,进而考察长三角港口群制度合作的现状,提出“政府退、协会进、企业是主体”的长三角港口群制度合作新思路,强调政府要从市场竞争中退出来,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整合港口资源;区域性港口协会的功能在于协调自律港口市场,企业则跳出行政区划制约,作为市场主体进行自由竞争。另外还提出在上海大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要由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实体枢纽港建设向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虚体海洋知识枢纽转变。以伦敦、挪威、新加坡为三种类型,总结了发达国家建设海洋知识枢纽的经验和原则,提出上海建设全球海洋知识枢纽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发展航运金融、海上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研发,鼓励船舶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