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是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任务。这需要在两个技术关键点上取得突破在需求方面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在供给方面解决金融排异问题。本项课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排斥的内生性、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三重金融排异和基本金融服务普惠化三个假说,采用跨学科、跨国界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和验证。课题研究将建立金融排斥逻辑判分的经验模型,分析金融排斥的形成机制;建立金融排异定性分析框架,分析金融排异的形成机制;建立金融缺口模型、信贷约束模型,确证对金融排斥和金融排异的分析;建立金融谱系和演化经济分析框架,分析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机制。基于这些理论分析与经验验证,提出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普惠金融体系的公共政策。这一政策将合理定位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和新型金融组织,有效缓解金融排斥、克服金融排异。课题研究理论意义明显,实践价值重大,将在解决农村金融的复杂问题上做出重要创新。
financial exclusion;financial rejection;inclusive finance;basic financial services;rural financial system
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是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任务。本项目着重研究了创建普惠金融体系的两个关键点在需求方面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在供给方面解决金融排异问题。课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排斥的内生性、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三重金融排异和基本金融服务普惠化三个假说,并进行分析和验证。针对农村金融排斥内生性假说,课题组利用中国银监会公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2007-2011)中的数据,结合中国统计年鉴,建立了数据库,从整体情况和金融排斥的六个维度分析农村金融排斥的空间差异,认为农村金融排斥是由农村、农业、农民三者的经济特征、社会特征等导致的,具有内生性。为验证该假说,报告将各县地理金融密度作为因变量,将“三农”内部的因素如各县平均每个乡镇的GDP数等作为自变量,运用半对数模型对全国1570个县域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自变量对金融机构网点数量的影响显著,从而论证了农村金融排斥具有内生性这一假说。针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三重金融排异假说,课题组从农村金融供给角度,分析三大金融生态的不适应现象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进入现有的以城市金融主导的国家金融体系、以西方金融实践为指导的金融监管体系、作为外部制度设计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进入农村社区时,由此带来“三重金融排异”——组织排异、监管排异、社区排异。课题组使用了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的案例分析,结合结构洞理论和场域理论,论证了金融排异在不同类型新型金融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针对基本金融服务普惠化假说,课题组着重研究农村存款、贷款、汇兑结算和代理这四项基础金融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属性,确证普惠化假说。课题组在供给方面对数据库中的全国2631个县(区)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分层分析。在需求方面对典型地区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发现中国农村存款、贷款、汇兑结算和代理业务的覆盖、需求和使用程度不同,普惠化水平较低。存款、汇兑结算、代理和贷款服务表现出了基础性、广泛性、迫切性和可行性这四项基础公共服务的标准,具有普惠化要求。课题组还在金融排斥逻辑判分的经验模型与形成机制、金融排异定性分析框架、金融缺口模型建立与分析上,做了基础研究工作。基于这些理论分析与经验验证,提出相关公共政策合理定位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和新型金融组织,有效缓解金融排斥、克服金融排异。通过努力,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