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豆类作物上豆野螟Maruca vitrata的防治过分依赖化学杀虫剂,导致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豆野螟性信息素及应用研究倍受关注。然而,国际上对该虫性信息素组分的鉴定存在很大争议,田间应用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中国豆野螟性信息素进行鉴定,研究性信息素组分及含量的变异与机制,显得十分必要。本项目以中国大陆豆野螟为材料,采用空气收集法、溶剂浸提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性信息素,利用GC、EAG、GC-MS和GC-EAD等技术进行性信息素组分鉴定及含量测定,借助风洞检测各组分及其不同配比混合物的生物活性。同时,测定豆野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性信息素组分及含量,分析不同寄主连续饲养获得豆野螟品系对性信息素的影响,并开展田间诱捕试验。研究结果不仅可明确我国豆野螟性信息素组分,且能探明其性信息素组分或含量的变异,还可用于分析变异机制,为利用性引诱技术开展豆野螟种群监测和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Maruca vitrata;sex pheromone;geographical population;host-plant line;trapping effect
在世界范围内,豆野螟Maruca vitrata的防治一直依赖化学杀虫剂,导致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豆野螟性信息素及其应用研究倍受关注。通过本项目研究,开发出一种适宜于室内连续饲养豆野螟的人工饲料,获得豆野螟标准虫源,证明溶剂浸提法和空气收集法是较稳定的豆野螟性信息素提取方法。通过不同极性色谱柱进行GC、GC-EAD和GC-MS分析,发现豆野螟雌蛾性腺中存在4种性信息素组分EE10,12-16:Ald、EE10,12-16:OH、E10-16:Ald和E10-16:OH,主要组分EE10,12-16:Ald含量为7.67 ± 0.46 pg/雌,同国际上的研究一样,3个微量组分无法定量。结合行为学试验、田间诱蛾试验和前人研究结果,推测4个组分在豆野螟雌蛾性腺中的比例接近100:5:5:10。豆野螟不同地理种群(北京、武汉和广州)和寄主品系(豇豆和扁豆)的雌蛾在田间诱蛾效果无显著差异,性腺中均存在上述4种活性组分,主要组分EE10,12-16:Ald含量无显著差异,微量组分均无法定量。豆野螟的性信息素粗提物和标准化合物不同配比的诱芯的田间试验也未发现与地理或寄主相关的差异。本项目研究结果,明确了我国豆野螟性信息素组分,首次证明豆野螟中存在4种性信息素组分,为我国豆野螟种群监测和可持续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豆野螟的性信息素可能不存在变异问题,性信息素的田间应用效果不稳定可能与组分鉴定不全面有一定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