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桃褐腐病菌Cyt b基因1166bp内含子对G143A突变影响的分子机理研究
  • 项目名称:桃褐腐病菌Cyt b基因1166bp内含子对G143A突变影响的分子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071703
  • 申请代码:C1405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罗朝喜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桃褐腐病是由子囊菌链核盘菌(Monilinia spp.)引起的严重危害桃生产的重要病害,在采前及采后均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使用杀菌剂仍然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但抗药性的产生对该病的防治造成很大挑战。甲氧基丙烯酸酯类(QoI)杀菌剂是目前桃褐腐病菌防治中尚未发生抗性的唯一高效杀菌剂。本项目拟就我国桃褐腐病菌对QoI杀菌剂嘧菌酯的抗性情况及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的1166bp内含子的分布进行调查,然后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分析1166bp内含子对Cyt b基因G143A突变的影响,解释桃褐腐病菌中G143A突变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研究中对桃核腐菌的线粒体基因Cyt b基因进行体外定点突变操作将是植物病原真菌中的首次尝试,能对将来研究其他植物病原真菌线粒体基因功能提供借鉴与参考。

结论摘要:

本项目对所分离到的共80株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进行QoI杀菌剂嘧菌酯的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除福建省分离到的少数菌株表现出低水平抗性外,其它地理种群皆对嘧菌酯表现敏感。对低抗性菌株的Cyt b基因进行分析,并未发现其核酸序列有任何变化,表明此类低水平抗性与Cyt b基因无关。明确了Cyt b基因1166bp内含子在我国M. fructicola中广泛存在,表明桃褐腐病菌产生由于G143A突变而形成的高抗药性的风险较低。同时对Cyt b基因的遗传进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真核生物的Cyt b基因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均来自于变形菌门细菌。在进化过程中,Cyt b基因的内含子可以频繁地获得与丢失。桃褐腐病菌中巨大的Cyt b基因即为其内含子在近期发生了多次获得事件所导致。发现Cyt b基因可以发生跨界水平转移,即该基因可以从真菌界(Fungi)真菌转移到色藻界(Chromista)黄瓜霜霉病菌中。成功建立了脓杆菌介导的褐腐病菌遗传转化体系。明确我国桃褐腐病菌有3个种,除了M. fructicola与报道一致外,本研究新命名了一个种Monilia yunnanensis,同时明确了一个桃新纪录种Monilia mumecola。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罗朝喜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