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从抑郁模型大鼠脑肠肽及胃肠感觉敏感性信号改变探讨肝胃不和的发生机制
  • 项目名称:从抑郁模型大鼠脑肠肽及胃肠感觉敏感性信号改变探讨肝胃不和的发生机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072720
  • 申请代码:H27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刘松林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肝胃不和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其发病多因肝木郁滞,气失条达,影响于胃所致。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抑郁症常常表现出胃肠动力的改变,这一表现与中医情志抑郁所致的"肝胃不和"在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上不谋而合。本课题拟从"肝胃不和"与"抑郁症-胃肠动力改变"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在慢性心理应激加孤养制作抑郁模型的基础上,动态观察胃肠感觉敏感性信号变化观察大鼠5-HT、VIP、SP、NOS等脑肠肽的改变,胃黏膜肥大细胞、5-HT能神经元分布,脑、脊髓等Fos蛋白、CGRP表达的变化,从胃肠敏感性信号改变角度揭示"肝郁"致"胃脘不和"的发生机制,并可为深入研究"肝"与"胃"两个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

结论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肝郁犯胃”致“肝胃不和证”与“抑郁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上的相似性,以慢性心理应激结合孤养法制作的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行为学以及胃肠激素的动态变化,脑、脊髓及胃粘膜肥大细胞、5-HT、c-Fos、VIP、SP、CGRP、i-Nos等脑肠肽及胃肠敏感信号的变化,初步明确抑郁致胃肠功能障碍与中医肝胃不和证发生的关系,探索肝胃不和证发生机制。方法 1.理论研究 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肝胃不和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 2.实验研究 参照文献方法,运用慢性心理应激结合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及行为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GAS、MTL、VIP、SP等胃肠激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脊髓及胃组织中肥大细胞、5-HT、c-Fos、VIP、SP、CGRP、i-Nos的含量。结果 1.文献研究 抑郁与肝胃不和证病因、病机、证候表现相似,为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2.模型的评价 慢性心理应激加孤养法制作模型大鼠第4周表现出肝郁症状,体重、糖水消耗量等行为学变化,提示抑郁模型与中医肝郁证候相似。疏肝和胃汤具有调节模型大鼠GAS、MTL及SP含量下降的作用,部分反映了与肝胃不和证的胃肠激素机制。 3脑肠肽及胃肠感觉敏感性变化 经治疗后,模型大鼠延髓中5-HT阳性表达显著上升,脊髓、胃粘膜5-HT含量下降;延髓、脊髓组织中c-Fos阳性表达显著下降,VIP阳性表达显著上升,胃粘膜VIP阳性表达接近正常水平;延髓、脊髓组织中SP阳性表达显著下降,胃粘膜SP阳性表达上升;延髓、脊髓组织中CGRP、i-Nos阳性表达显著下降,胃粘膜CGRP、i-Nos阳性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1.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法制作的抑郁模型表现出胃肠功能变化,与中医肝胃不和证模型相似,提示抑郁是肝胃不和证的病因之一。 2.胃肠激素GAS、MTL、SP及VIP的变化可能是肝胃不和证的发生机制之一。 3.抑郁导致脑、脊髓及胃组织中5-HT、c-Fos、VIP、SP、CGRP、i-Nos等脑肠肽变化,从而导致胃肠敏感性变化,可能是抑郁导致胃肠功能变化的发生机制之所在。疏肝和胃汤对上述脑肠肽及胃肠敏感性具有调节作用。因此,脑-脊髓-胃组织脑肠轴通路中脑肠肽的变化,可能是中医“肝胃不和”以及“肝”与“胃”两个脏腑之间相互影响发生机制之所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 会议论文 2 获奖 1 著作 2
刘松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