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气候变化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价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中,气候变化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影响的交互作用和综合效应是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力图通过收集中国多个典型城市气候条件、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人群死亡率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多水平分析模型和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简称CART)模型等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气候因素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群短期死亡率的影响,建立有中国特点的不同污染类型、不同气象条件对人群疾病别死亡率影响的定量评价模型,为科学和定量的评价及预测中国气候变化和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评估人群综合疾病负担,提供重要理论根据和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可为我国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并进行风险评价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temperature;PM10;lagging effects;interactive effects;mortality
本研究基于我国北京、广州、哈尔滨、上海、天津、武汉和西安等七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和人群死因统计数据,从温度,颗粒物,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死亡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温度的滞后效应,我国多城市非意外死亡在21℃对应的相对危险度最小,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在21℃-25℃时对应的相对危险度最小,可能为最适温度。多城市PM10每增加10μg/m3,人群每日因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增加,在30μg/m3~150μg/m3范围内PM10对每日死亡的健康效应暴露反应关系呈现近似线性,对于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阈值浓度估计分别为80μg/m3、45μg/m3。温度和颗粒物交互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中低温水平相比,高温水平下颗粒物对于死亡的风险更大,对于非意外总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分别是0.7%(95% CI:0.33%,1.07%),0.82%(95% CI:0.46%,1.19%),1.25(95% CI:0.34%,2.17%);对多城市极端天气情况下,温度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极端天气情况下,该病死亡率增加,但是南北方特点各有不同。此外,利用现有数据,对不同污染水平的两个城市,我国北京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温度和颗粒物交互作用进行了比较,发现在高温水平下,布里斯班人群对污染物的变化更为敏感。本研究提示和低温相比,高温对于死亡的急性效应更大;温度对于死亡存在滞后效应,其最适温度为21℃-25℃;在不同的温度水平下,颗粒物对人群死亡的风险不同,在高温水平下,其对对人群每日死亡的风险更大;对于污染水平相差较大的城市而言,污染水平较低的城市人群可能对污染物的变化更为敏感。在三年期间,利用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共完成相关论文11篇,其中中文3篇,英文8篇(包括SCI收录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