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立一个与传统的柱色谱塔板理论所认为的"物质分离效果取决柱长"不同的,适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的,分离效果与色谱柱长基本无关的,既适用于液相色谱又适用于膜分离的短色谱柱理论。理论包括了提出新概念,建立理论模型,推导出表达该理论的数学表达式,并用5-7种标准蛋白,以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反相液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三种通性色谱为截体,以及用柱长从0.5mm-250mm的色谱柱对该推导出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这也是对申请人提出的计量置换理论在分离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发展。还要将其结果用于优化变性蛋白复性及同时纯化的色谱柱的几何尺寸,以及生物工程生产的人治疗蛋白的工业化生产中去。此外,该理论的产生还对液相色谱柱技术及新的一类膜色谱固定相的研发起到指导作用。课题完成后可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发明专利1-2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2-3次。
首次提出了在液相色谱(LC)中分离蛋白的短柱理论,提出了"有效柱长" 及 "最短柱长Lmin两个新的概念,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对难分离蛋白质在用液相色谱(LC)进行分离时计算该二柱长的两个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结果颇佳。合成了疏水,离子交换等10种性能不同的小颗粒填料装填在短柱及长柱中,二者已产业化。 2006年首次提出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了到目前为止的国际上在该领域中唯一的一本专著。受特邀在国际著名杂志(J. Chromatogr B)发表了"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及其进展"和"重组蛋白及蛋白药物的液相色谱"两篇综述论文。 2007年, 获1项美国发明专利(No US 7,208,085 B2)和一项欧洲发明专利(PCT/CN02/00333)。 "计量置换理论及验证"获2006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共发表专著一部,期刊论文39篇,SCI收录27篇,其中电子版(SCI-E)6篇,引用300篇,国际特邀大会报告1次,国际特邀关键报告1次,口头报告1次,国内特邀大会报告2次,国际墙报展示14次,省部级壹等奖一次,已获国际专利证书两项(11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