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保险主体效用与互动博弈的最优农业保险契约形成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保险主体效用与互动博弈的最优农业保险契约形成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71173086
  • 申请代码:G030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陶建平
  •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农业是深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与农户经营决策风险影响的弱质产业,气候变化导致全球粮食生产不稳、供给趋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毫不能懈怠的现实问题。在实施保险业"国十条"以来,农业保险成为我国保险业的优先发展领域;2004-2010年连续7年的"中央1号文件"促进政府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农险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从快速推进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中考察,我国参与者主体在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比较突出的权责不明问题,保险合约的执行与监管亟待加强。本项目在长江中游四省农业保险试点地区调研基础上,通过构建农业保险主体的效用期望目标函数,研究保险主体之间效用的互动博弈关系,探讨保险主体博弈均衡与农业保险契约形成机制、保险主体权责义务关系,并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最优保险契约形成的政策建议及农险主体行为监管措施。

结论摘要:

在快速推进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中,参与者主体在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比较突出的权责不明问题。亟待通过保险契约关系形成机理的研究,探讨保险合约的执行与监管。项目着重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收集整理农业保险实践资料。项目组在长江中游地区展开实地调研,深入考察了农业保险的主体行为、保险赔付水平、保险服务评价、政府农险补贴效率和保险机构经营效率;收集我国实施有政府补贴以来的农业保险业务数据,按区域层面或按公司层面分别整理成数据库。(2)通过农业保险主体的利益诉求分析,研究保险主体互动博弈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3)通过研究农业保险对农户经营性收入的影响,考察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运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松弛变量测度的超效率模型(SE-SBM模型)研究农业保险的供给效率。(4)针对我国农业保险监管的制度供给不足,研究我国农业保险监管的衡量指标及衡量工具,从多维度、多视角对我国农业保险监管有效性进行立体评价,并搭建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5)从天气衍生品角度研究农业风险管理的金融创新。项目研究的重要结果(1)运用平均成本定价法分析政府补贴对农业保险主体福利的影响,发现政府对农户的保费补贴使农业保险需求曲线右移,从而使农户福利及保险公司福利都增加,生产管理费用补贴可以减少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只有在合作收益大于违规收益时,各参与主体才会选择长期合作,农业保险计划的合作机制才具有稳定性。(2)从农业保险的供给效率来看,适度增加农业保险业务比重,有助于提高机构的经营效率;扶持专业性农业保险机构与外资机构发展对完善农业保险供给市场有重要意义。(3)基于ARMA模型的天气衍生品定价研究,设计开发了武汉市气温衍生品合约。(4)从保险公司--内部治理和信息披露监管、参与政府--政策落实与规范操作监管、独立主体--信用评级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监管人员--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等市场主体方面建立一个微观监管体系,提高我国农业保险监管的有效性。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项目对中国农业保险参与者主体的互动博弈分析、效率分析及保险主体监管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农业保险契约关系形成机理,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2
  • 1
  • 0
  • 0
  • 1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陶建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