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神经诱导因子调控视网膜神经细胞活性研究
  • 项目名称:神经诱导因子调控视网膜神经细胞活性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3262
  • 申请代码:H120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李根林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视网膜移植是目前尝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新技术,功能构建和提高疗效是其研究热点。本项目采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借助流式细胞仪、原子力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手段,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神经营养素-3(NT-3)等对视网膜神经细胞活性表达和神经细胞间联系建立的影响。通过神经细胞立体培养和生长定向诱导,研究在不同神经诱导因素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周期变化特点,神经细胞胞体伸展过程中胞质内骨架蛋白、胞浆游离钙、线粒体酶活性等变化特点, 轴突和树突外延过程中生长锥结构变化特点。通过本研究,寻找能够提高神经细胞活性,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发育的有效神经诱导因子,为开展退行性眼底病变的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促进神经再生提供依据。

结论摘要: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目前最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在过去的10余年里,出现了一些针对RP治疗研究的新技术,其中,以视网膜神经细胞移植为代表。从2001年至今,已发现了供体与宿主间能够建立起了功能联系,但解决移植材料与宿主间的细胞分化和功能构建是目前面临的难题。本项目系统研究了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活性表达的可能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了 (1).新生期视网膜神经细胞能够进行体外培养,且细胞活性稳定,传2代和传3代视网膜神经细胞可以作为研究用神经细胞的来源。 (2). BDNF作用2天时,增加Bcl-2等mRNA表达,减少Bax mRNA表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作用4天时,增加c-Jun mRNA表达,减少Bcl-2等mRNA表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等细胞比例。作用6天时,增加Bax等表达;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 (3). CNTF作用2天时,增加Bax等mRNA表达;降低S期细胞比例。作用4天时,减少Bax等mRNA表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作用6天时,增加S期细胞比例(P<0.01),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 (4) .NT-3作用2天时,减少c-Fos mRNA表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作用4天时,减少Bcl-2等mRNA表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作用6天时,增加Bax等mRNA表达;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 (5). bFGF作用2天时,减少Bax等mRNA表达;增加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作用4天时,减少Bcl-2等 mRNA表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 作用6天时增加Bax mRNA表达,减少Bcl-2 mRNA表达;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 (6). 在BDNF等不同剂量治疗后,病变视网膜均出现了RPE层内细胞核排列规整,核膜未见分离,胞浆内线粒体较多;ONL层内感光细胞增多,胞浆内线粒体空泡化现象减少,偶见内节段等现象。通过本研究,寻找了能够提高神经细胞活性,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发育的有效神经诱导因子,为开展退行性眼底病变的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促进神经再生提供了依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李根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