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类适应的历史相似型研究,对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人类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意义重大。农业起源是人类充分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早期农业活动因其广泛的适应能力分布于各类生态区域。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响应显著,是开展早期人类适应研究的关键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属亚洲内陆干旱区,早期农业活动兴盛于5-3 cal ka BP,该时段也是亚洲内陆环境向干旱化发展的特征时期,为我们提供了农业适应干旱化环境的宝贵研究素材。本项目拟选择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不同时期5个含文化研究文化层剖面,通过高精度AMS14C数据建立年代序列,运用花粉、种子、炭屑等生物指标记录,系统地分析早期农业活动的环境背景,判定不同时段主要农作物类型和起迄时间,揭示早期农业活动特征、方式和强度,探讨农业活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影响,为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关系研究提供新依据和新途径。
Hexi Corridor;Early Agriculture;Holocene;Climate Change;Vegetation
早期人类适应的历史相似型研究,对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人类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意义重大。甘肃河西走廊属亚洲内陆干旱区,早期农业活动兴盛于5-3 cal ka BP,该时段也是亚洲内陆环境向干旱化发展的特征时期,为我们提供了农业适应干旱化环境的宝贵研究素材。本项目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不同时期5个含文化研究文化层剖面,通过高精度AMS14C数据建立年代序列,运用花粉、种子、炭屑等生物指标记录,系统地分析了河西走廊地区早期农业活动特征及其环境背景。研究表明,约4100 cal a BP 以前河西走廊地区以粟,黍农业为主,4000 cal BP 小麦、裸大麦(青稞)在河西走廊地区出现,在约3700 cal a BP 以后小麦-大麦作物成为河西走廊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而河西走廊地区3500 cal a BP 以后的干旱事件对早期农业活动影响巨大,其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是促使区域早期农业文化衰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