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在线富集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研究
  • 项目名称:在线富集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0975039
  • 申请代码:B051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杜一平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近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现场分析中应用前景广阔。在线富集技术能有效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检测灵敏度,本项目开展低丰度有机化合物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学研究,基于吸附富集技术,建立在线富集-近红外光谱测定一体化的分析系统,研究样品在吸附剂表面富集后导致的近红外光谱变化,发展定量解析方法,有效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针对不同样品的化学结构特征,通过筛选、设计、合成和改性等手段,发现高效能、高特异性富集材料,也发展化学计量学方法解析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方法,建立准确的定量分析模型。

结论摘要:

项目采用在线富集的方式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灵敏度,用于低丰度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的近红外光谱检测。化学富集能有效提高方法灵敏度,金属离子也可以通过富集进行间接近红外光谱检测。被测组分富集到材料后不经洗脱直接进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测量,达到在线富集-检测的目的,发挥了近红外光谱检测简单快速的特点。通过已有材料的筛选,以及新材料的合成或改性,选择了层析硅胶、大孔树脂、整体柱材料和膜材料等多种富集材料。研究了静态和动态两种富集模式,分别针对粉末材料、整体柱材料和膜材料研制了富集装置,包括整体柱富集、流化床富集、膜富集装置等,所设计的富集装置充分考虑了在线富集的要求。依据富集材料、富集模式和富集装置的不同,构建了多种在线富集-近红外光谱检测一体化系统。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光谱处理方法,重点研究了波长选择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针对静态和动态富集模式,从理论上对所建立分析系统的检测能力进行了评估,估计其最低检测浓度,为微量近红外光谱分析的能力评估提供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包括食品安全方面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环境中的多环芳烃、重金属等进行了分析检测。所设计的流化床富集装置具有富集速度快、处理样品量大、富集效率高且稳定等特点,应用于ppm级的农药西维因、食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多环芳烃萘和2-萘磺酸、重金属铜等物质的定量分析中,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良好。对所建立富集-检测分析系统检测能力进行评估发现,在理想条件下,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925 mg/L(西维因)。但实际使用中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如富集时间不能过长,富集材料用量不能过小等)。在典型应用条件下,静态模式最低检测浓度可达1.7mg/L(西维因),采用流化床动态富集模式,最低检测浓度达2.6mg/L。因此,基于富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现ppm级化合物的检测,在微量物质快速现场检测方面应用前景广阔。项目研究过程中还发现GMA-EDMA整体柱材料,与Ag溶胶结合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很多化合物表现了极高的检测灵敏度,罗丹明6G的最低检测浓度低至10-18 mol/L,对巯基苯胺达10-16mol/L。膜富集技术应用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发现能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某些金属的检出限达到了1μg/L以下,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检出限在μg/L水平。这两个研究方向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也表现了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6
  • 15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杜一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