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中医有关"水肿"的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对商陆生药材及其不同炮制品进行指纹图谱表征,并对其中的商陆皂苷甲(EsA)进行检测控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炮制品毒性试验、对急、慢性肾炎保护作用、利尿作用、排便试验、组织学及相关因子TGF-β1、MUC2、AQP9表达试验等的研究,建立EsA、商陆生药材及其不同炮制品的"量-毒-效"关系以及"谱-效"、"谱-毒"关系,探究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商陆峻泻逐水作用物质基础的问题,从细胞及分子水平阐明商陆利水作用的机制,寻找商陆不同炮制方法的关键作用因素,构建商陆炮制减毒、增效(缓效)的科学内涵。本项目以对商陆毒性成分兼有效成分的EsA的"量-毒-效"关系研究为突破口,然后研究商陆生药材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的"量-毒-效"关系,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指标合理、方法可行。该研究模式的成功将为其它毒性中药炮制机理的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Phytolacca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EsA;toxicity;Correlation;Construction of connotation
商陆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 或垂序商陆 P. Americana L. 的干燥根。中医认为该药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具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等功能,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有关其功能主治及毒性,历代本草文献多有记载。例如在《神农本草经》中,因其毒性被列为下品,曰“味辛,平,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临床上由于误服、炮制不当、服用剂量过大等原因造成商陆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对商陆使用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得达到减毒目的,历代医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商陆炮制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后发现,历史上沿用过的商陆炮制方法有熬、蒸、焙、浸、炒、醋炙、酒制、煮法等8 种。自清代后期到现在,其它方法渐被淘汰,仅保留了醋制法。迄今为止,有关商陆炮制前后商陆皂苷甲(Esculentoside A,简称EsA,下同)变化及其与逐水消肿、毒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可概括为以下观点(1)商陆经过炮制后EsA含量降低,从而达到降低毒性、缓和峻泻作用的目的;(2)商陆经过炮制后,EsA含量下降,毒性降低,利水作用增强;(3)EsA作为商陆皂苷的主要成分,是商陆扶正固本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商陆经醋炙后,EsA含量大幅增加;(4)EsA并非完全等同商陆毒素,商陆中尚存在其它未知毒性成分。本课题从EsA本身量-毒关系的研究入手,重点对EsA、商陆生药材及其炮制品(醋炙、醋煮、水煮、蒸制)的量-毒-效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探明商陆逐水消肿、通利二便的活性成分,重新构建商陆炮制减毒、增效(缓效)的科学内涵,也为指导毒性中药炮制减毒增效的研究以及科学化、规范化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寻找EsA、商陆生药材及其不同炮制品量-毒-效关系,在搞清楚商陆药效、毒性活性成分前提下,建立基于指纹图谱技术的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标准,以期达到全面控制商陆药材及饮片质量、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的目的。 此外,本项目还从EsA、商陆生药材及其不同炮制品峻泻逐水的药效学及毒理学的研究入手,研究确立商陆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减毒增效(缓效)的关键作用因素、共性技术等,进一步验证商陆炮制方法的合理性。课题预期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对毒性中药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都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