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执行的"3977066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发现大骨节病患者血液和骨髓液中存在一种不知名称的、直径75-83nm、核心中空、呈六角形的病毒外壳,反复研究均有规律性,我们考虑该病毒可能是大骨节病的致病因子(见附图)。这在国内外是首次发现和创新性研究。本申请项目拟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该可疑相关病毒与大骨节病的关系研究。通过分离培养大骨节病可疑相关病毒,并鉴定其生物学性状;再通过该可疑病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我国大骨节病活跃重病区该可疑病毒的感染程度;进一步进行该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测定,以确定该病毒的型别和种类;最后用该病毒悬液接种感染易感动物,复制大骨节病动物模型。经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和病原学研究,确定该可疑病毒与大骨节病的病因关系。本项目为研究大骨节病病因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工作也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选择大骨节病(KBD)严重且活跃的病区,用流行病学方法,筛选了实验对象,采集KBD患者的血液样本。首先进行了光镜的病理学研究,发现KBD患者血细胞普遍不正常,Ⅰ-Ⅲ级损害阳性率达62.77%,其病变形态及演化规律与我们执行的3977066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见相同。接着进行了电镜的形态学研究,在90%的KBD患者血液样本中检出病毒核衣壳,该病毒核衣壳大多数位于胞核内,直径79-100nm,外形六角,中心部位可见小核心,病毒核衣壳常单独存在,也与我们执行的3977066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见相同。通过用14例KBD患儿血清样本进行软骨细胞病毒分离培养,并经3次盲传,电镜下均发现有病毒样颗粒(100%)。以上研究使KBD病因是某未知病毒的假说得到进一步验证。从该病毒颗粒大小、部位及侵犯的细胞等方面研究,我们怀疑该病毒可能是一种有致病作用的腺病毒,通过用血清流行病学、PCR技术、ELISA测定、软骨细胞培养等方法研究,该病毒不像腺病毒。我们现在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了研究技术和方法,正在继续深入探索与KBD发病有关的未知病毒,这对KBD病因与防治研究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