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以不同地理景观内的家、野两型鼠疫疫源地为调查取样的空间范围和尺度,应用景观流行病学和"3S"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鼠蚤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主要宿主和媒介频次分布规律与鼠疫之间的关系及重要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探讨和发现不同景观、生态系统类型鼠疫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影响鼠疫流行的关键因素和环境因子信息,揭示重要环境因素与家、野两型鼠疫疫源地长期保存、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鼠疫的持续流行已经成为我省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云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局。该研究不仅对鼠疫疫源地宏观特征与最低生存条件,疫源地静息与发生机制等基本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对景观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实践、验证和发展,完善鼠疫监测指标体系,指导中国南方鼠疫防制工作,保障我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Yunnan province;Plague;Small mammals;Fleas;Environmental factors
本研究按照不同海拔梯度,气候带类型,在家野两型鼠疫疫源地调查样区内对城镇居民点景观、农田景观及自然与自然保护景观3类生态系统中的不同鼠、蚤群落栖息生境进行调查取样,选取15个样区,横跨我省5个动物区划带和4个气候带,经度从98°~104°,纬度21°~29°区间,共调查145个样点,在两型疫源地分别捕获小兽1800只(3目,6科和亚科,18属,31种),1332只(3目,8科,17属,28种),检获蚤类876匹(5 科16 属23种),1095匹(3科7亚 科15 属31种)。家鼠疫源地不同景观生态系统中的小兽分布有明显差异,林区优势种不突出,农耕地家鼠属的鼠类占有优势地位,居民区主要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主;蚤类分布也有明显差异,林区和农耕地未出现优势种群,而居民区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占有绝对优势。本研究基本摸清了云南家鼠疫源地小型兽类及其蚤类的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小兽及其蚤类总体丰富度和多样性呈现林区和农耕地较高,居民区较低的分布格局;说明景观类型和栖息地不但决定了宿主动物和媒介的种类, 也决定了它们的物种多样性。从垂直梯度分析,随着海拔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形分布格局,总体上显示出海拔较低的区间小兽及其蚤类多样性相对较低的特征。农耕地作为小型兽类的主要景观生态系统,其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介于林区和居民区之间,可能是传播和长期保存鼠疫的过渡地带。野鼠疫源地调查样区为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小型兽类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高山草甸以大耳姬鼠、旱獭为主,林区以姬鼠属鼠类占优势,农耕地齐氏姬鼠为优势种,居民区主要以大足鼠和社鼠为主,同时发现迪庆额蚤和云南栉眼蚤为该地区优势种群,野鼠疫源地主要媒介特新蚤和方叶栉眼蚤在该地区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野鼠疫源地不同景观生态系统和海拔梯度的小兽及其蚤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明显差异,气候环境复杂,植被层次越高的景观和垂直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相对较高,气候条件恶劣、植被条件较差,环境单一,人们生产活动频繁的农耕地和居民区小兽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都相对较低,说明环境气候条件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对物种多样性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喜马拉雅旱獭在云南低纬度地区的分布与青藏高原明显不同,点状分布于4300 m以上的高山草甸生态环境中。首次检获鼠疫重要媒介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为我省蚤种新记录,并发现和证实鼠疫指示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