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青虫是烟草生产上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其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间基因流水平会显著影响其生存、进化潜力和综合治理效果,迄今为止国内外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前期基于mtDNA的COI 、COII和Cytb基因片段的研究发现,烟青虫种群仅在云南境内就已出现分化。因此,本项目拟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收集我国5大烟区14个采样地烟青虫样品,通过分析上述mtDNA基因片段和6个核DNA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程度,阐明各种群间亲缘关系和基因流水平,探讨它们的传播扩散途径及机制。研究结果对于掌握烟青虫的成灾规律,控制并减轻其危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可为其它相关农业害虫的研究提供借鉴。
Helicoverpa assulta;DNA barcoding;mitochondrial DNA;microsatellite;gene diversity
烟青虫有一同域发生的近缘种,即棉铃虫,二者均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传统的鉴定烟青虫和棉铃虫方法主要依赖于它们的形态特征,但存在较大的局限。在本研究中,首次通过DNA条形码,即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的前部长658bp的序列作为标记,成功地将烟青虫及其同域发生的近缘种棉铃虫区别开来。关于烟青虫和棉铃虫的幼虫形态的区别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均为模拟图,鲜见实物图片。本研究提供了烟青虫和棉铃虫二者幼虫形态区别(头部和表皮)的实物图片,形象直观,对二者幼虫的一些重要形态给予了充分必要的补充。同时,我们基于前期工作基础,测定了所有实验幼虫样本的DNA条形码,从形态和分子数据两方面进行比较验证。通过线粒体CO1、CO2和CY序列数据和5个微卫星位点对来自中国五大烟区14个烟青虫地理群体的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微卫星数据和线粒体数据均显示烟青虫遗传多样度较低。线粒体数据表明各地区的烟青虫群体间的差异大于微卫星数据显示的结果。也就是说,基于微卫星数据所得到的群体间基因流远大于基于线粒体数据所得到的群体间基因流。线粒体数据显示所有烟青虫群体近期没有发生过快速扩张。微卫星数据显示大部分烟青虫群体近期没有经历过瓶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