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屏障限制了许多治疗药物进入脑部。本项目提出一种能够将药物靶向输送到脑部的新型纳米载药系统。构建该系统的基本思路是将长循环脂质体表面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氯毒素进行修饰,并装载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治疗化学药物。表面修饰的氯毒素能够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胶质瘤表面的氯离子通道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介导载药脂质体转运入脑;同时长循环脂质体能够延长血液循环时间,并保护游离药物免受外周酶的降解等,进一步增加转运入脑药量。本研究探索该系统作为脑靶向递药系统的可能性,利用膜片钳等跨学科技术阐明该系统对离子通道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科学问题,认识该系统的作用方式、递药机理和规律,将对离子通道疾病靶向治疗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该脑靶向脂质体的结构、设计思路、研究手段等,国内外未见报道。本项目新颖性较好,研究力量较强,科研条件具备,有关工作基础较扎实,已进行了部分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的可行性良好。
Chlorotoxin;Liposomes;Doxorubicin;Glioma;Targeting
配体修饰的主动靶向制剂是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途径之一。氯毒素是一种特异性的氯离子通道阻断剂,能够和胶质瘤肿瘤细胞以及增殖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本项目主要以脑胶质瘤为模型,构建了氯毒素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探讨了其作为化学药物的脑靶向输送载体的可行性。 以氯毒素和活泼酯为原料,合成了导向化合物,MALDI-TOF结果表明,氯毒素成功连接到了聚乙二醇化的磷脂上。 利用导向化合物和常规脂材,制备了配体修饰的靶向脂质体,并装载了化疗药物阿霉素。对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分布、电位等进行了表征,制备的脂质体分布均匀,粒径在130nm左右。制备的靶向脂质体可以在 4℃条件下稳定存在4周,具有良好的药剂学特征。 建立了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的细胞模型。采用SRB法,考察了修饰前后的脂质体对各种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经氯毒素修饰后,药物的细胞毒性明显增强。 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表面的ClC-3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U87离子通道蛋白表达水平较高。 利用流式细胞和共聚焦技术,以高表达氯离子通道受体的U87为模型,考察了配体修饰主动靶向脂质体的体外细胞靶向性研究。结果表明,经配体修饰后,能够显著增加药物的摄取。 利用流式细胞术,考察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高表达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对配体修饰脂质体的摄取情况,结果表明,A549细胞对于Clx修饰的脂质体相比普通脂质体有较高的摄取。结果表明,除氯离子通道受体外,MMP2是氯毒素介导的药物摄取的另一个作用靶点。 通过膜片钳技术以及MEQ氯离子荧光探针考察配体修饰的脂质体对胶质瘤氯电流的影响。现阶段已经建立了膜片钳和MEQ氯离子荧光探针试验方法,并优化了各项实验参数。靶向载体系统对氯离子通道的作用方式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通过体外培养脑血管内皮细胞,制备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模拟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性质,拟用于考察靶向脂质体对该体外模型的通透性。通过电镜、细胞跨膜电阻以及HRP通透率等试验评价了该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BBB的性质,可以用于后续研究。 综上所述,本项目严格按照项目计划执行,进展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