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
  • 项目名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批准号:71141020
  • 申请代码:G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10-01-2012-07-31
  • 项目负责人:王海燕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本项目拟从食品安全监管的机制和绩效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监管机制方面,项目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建立多层次的激励相容模型,以兼顾中央与地方监管机构的利益。从政府权力边界的信息链路畅通为出发点,在失信测评、责任追究、守信激励、危害补救等方面进行了关键设计,研究食品安全的处罚主体、尺度和力度。危机处理机制方面,依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建立制度化的事前风险与预警评估、事中实时评估和事后评估机制。在食品安全监管绩效方面,拟从保障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性的视角出发,构建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对相关方满意度的测算模型,然后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信息熵理论构建面向对象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绩效评价模型。进而从政府监管效率整体最大化、政府监管效率同比例增加等不同视角,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提供定量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最后,在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拟选择一个城市展开实证分析。

结论摘要:

近年来,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效率与机制变革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显然不够,政府监管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前提,如何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是各级政府面临的迫切问题。首先,通过对欧美、日本等发到国家监管机制的调查,提出必须进一步改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第三方检测制度,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了基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国际监管模式分类模型。其次,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协同困境的机理,政府部门作为食品安全法律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者、监督执行者,对食品市场起着监督、引导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构成的监管链受到“科层制政府”(Hierarchical Government)因素的影响,使得监管链呈现破碎化的特征,研究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机制。然后,在国外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经验借鉴和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的多部门协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机制的基本框架及其操作建议,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可追溯机制、信息披露机制、风险预警机制、惩罚机制。再次,从检测仪器开发和检测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的相关对策。最后,提出了食品安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和监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建立了直觉模糊和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效率评价模型。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2
  • 0
  • 0
  • 0
相关项目
王海燕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