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影响人类,特别是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心律失常。与其他医学研究不同的是,房颤治疗的发展是一个机制研究与临床研究并进的过程。目前房颤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非药物治疗的复发率较高,且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关键原因在于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项目主要在完善全心房心外膜标测的基础上,对房颤的电活动进行准确的连续跟踪;研究标测信号的处理方法,对多路信号进行特征分析和时空联合分析,客观揭示房颤触发和维持的关键区域;开展动物实验研究,探索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在临床医学上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临床上房颤的精密诊断和治疗提供应用基础。本课题的顺利完成将为房颤的机制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epicardial mapping;atrial fibrillation;mechanism;feature analysis;arrhythmia
房颤治疗的发展是一个机制研究与临床研究并进的过程。心外膜标测技术是房颤机制研究的有力工具。本项目通过对全心房电活动信号的特征分析,研究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过程中心房电活动的统计特征,探讨异常兴奋灶的定位方法。通过三年的研究工作,实现了项目研究目标,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完善了全心房心外膜标测采集和三维显示技术(授权1项发明专利),可对房颤的电活动进行准确的连续跟踪;研究了房颤信号的特征分析方法,对不同持续时间的房颤信号及诱发之前的窦律信号特征参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主导频峰和一种改良的Lorenz散点图的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房颤关键区域定位方法;将图论引入到全心房电活动研究,初步探索了全心房图及各部分子图的网络拓扑参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客观揭示房颤触发和维持的关键区域,提高临床上房颤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并为房颤的机制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本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与被录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4篇,ISTP检索2篇。授权专利3项,申请专利4项。培养研究生毕业博士/硕士生1/4名;在读博士/硕士生1/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