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媒体效应与证券价格形成的交易过程
  • 项目名称:媒体效应与证券价格形成的交易过程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71072089
  • 申请代码:G0207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徐浩峰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如何对待传言是一个永远的困惑。雷曼事件引发的金融危机,起源于媒体披露未经证实的传言,资本市场的预言成真效应,反映了交易者信心机制的重要性与媒体责任的争议- - 是否存在偏向性或者过度渲染影响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金融资产定价。本课题将围绕媒体报道对证券价格形成的影响,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媒体曝光频率与证券价格泡沫生成的关系、媒体报道对于信息的放大(渲染)效应、媒体的偏向效应、重复效应,以及对投资者微观交易行为的影响。本课题将细分时间间隔的经济行为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实证研究层面上实现,有助于深刻认识我国市场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的特征,对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论摘要:

课题组研究了盈余信息特性、媒体传播效应产生的根源、交易者信息辨析等基础性问题,收集、分析媒体信息与证券交易数据。发表论文《企业竞争力,盈余持续性与不对称性》,课题组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会计特征和竞争力特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后发现,企业会计特征和竞争力特征显著影响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课题组发表论文《信息与证券价格形成的交易过程分析与展望》,梳理了信息与证券价格形成相关的文献,探讨股票价格波动的过程,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流、谣言和投资者行为对证券价格的冲击。课题研究信息透明度对散户交易选择的影响,发表论文《信息透明度对散户交易选择》,文章透过微结构数据的分析,发现散户交易存在过度自信特征,可能过度高估私有信息精确度,导致错误定价信息。分离了过度自信的因素后,发现信息透明度为散户交易的重要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发现,相对于散户而言,信息透明度对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影响较低,说明了信息透明度对于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同时分析机构投资者“高换手率”现象,发表论文《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泡沫的形成》,文章检验了机构投资者的微结构交易数据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导致证券价格泡沫,放大了内在价值信息的反应,导致市盈率高估。媒体往往更加关注企业的重大事件、盈利水平或者未预期盈余。在年度报告披露前后,媒体关注和报道较多的通常是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未预期盈余。因此,盈利水平或者未预期盈利越高的企业更加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由于媒体的宣传效应,很容易造成基本面题材的过度渲染和大量散户投资者买入,更多的媒体关注往往会造成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稳健的会计政策由于提前确认了“坏消息”,存在不高估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属性,会导致比完全披露情况下较低的预期股票价格,能够降低媒体过多关注造成的市场对未预期盈余的过度反应,徐浩峰等发表的研究论文《media coverag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market reaction》发现稳健会计政策则可以抑制媒体关注导致的过度市场反应,表明会计政策能够显著影响市场投机行为,影响资本市场的效率。基于前述成果,发表论文《Conservative Accounting, growth opportunity and over-payment of cash dividend》更进一步分析稳健会计政策对现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77 会议论文 6 著作 3
徐浩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