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是珍贵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华南沿海地区正大范围开展红树林人工造林活动。针对华南沿海大规模引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开展造林的现状,本研究提出无瓣海桑人工林生态系统整体演化的理论模型,以生态学、环境学、地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揭示无瓣海桑人工林演变过程中3个生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 植物、大型底栖动物和鸟类动态变化过程的规律,阐明其演变机制与驱动力;综合上述3个组分对无瓣海桑人工红树林生态响应的表现过程,对引种红树植物人工林的环境效应作出归纳,评价其扩散、入侵能力,对其潜在栖息地进行模拟分析,为滨海湿地应对外来物种的引入与扩散提供预警信息,为科学地利用无瓣海桑开展红树林恢复提供参考,实现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完善将来红树植物引种的科学管理和早期预警的理论与方法。
plantation of Sonneratia apeta;plant community;macrobenthos;bird;dispersal
红树林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自然价值。鉴于全球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红树林持续萎缩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各地开展了面积较大的红树林造林工程。我国的红树林造林活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红树植物引种的研究工作后,红树林人工造林的规模开始日益增大。目前对我国华南沿海红树林造林的效益和评价标准,研究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其生态影响成为了科研工作者们关心的焦点所在。单一种植外来树种无瓣海桑所形成的大面积人工红树林对乡土红树植物是否有影响?与之联系密切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会作出怎样的响应?人工红树林在提供初级生产力方面的效率如何?这些科学问题都是当前有待解决的。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选择现阶段华南沿海比较典型的无瓣海桑人工红树林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澄海义丰溪口人工红树林的长期定位野外研究,以及实验室室内模拟栽培试验,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内的植物种群早期生长、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短期演替和植物——水生动物食物链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综合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内3个主要组分在人工林环境内的特征和响应状况,提出以下建议① 在评价人工林造林效益的时候,需要从单纯的数量层次向质量层次提升一个档次。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和实际状况,提出增加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作为人工红树林效益评价的指标;② 种植人工红树林的时候,贯彻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注意发展混交林种植技术,混种一些耐荫的种类,如本研究中的桐花树、老鼠簕等,为人工林的自然演替恢复提供潜在的物质基础和可能性;③ 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对象需要补充大型底栖动物类群,在既满足当地居民对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利用需求的同时,也要在红树林区划定渔业资源保护区域,实现大型底栖动物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④ 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湿地生境的水鸟,在种植人工红树林之前,需要对当地潮间带滩涂水鸟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和区域,同时做好无瓣海桑天然种群扩散的控制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潮间带滩涂生境改变对水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