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高速城市化导致城乡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了大量的乡村家庭剩余空间;同时历史上一度活跃的乡村公共空间的衰弱,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将乡村家庭剩余空间通过适当的方式转为公共使用成为解决这种两难状况的策略之一。本研究将基于对长三角地区乡村家庭剩余空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归纳出乡村家庭剩余空间的典型类型;进而结合乡村与城市两个子系统间复杂、动态的耦合关系,对家庭剩余空间可能的公共使用需求进行类型研究;进而从规划和设计角度在系统层面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结合城乡规划、社会经济学、生态建筑学、可持续设计、环境行为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剩余空间公共使用的设计类型并对原型进行实证研究。课题组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村民密切合作,部分实施研究的阶段成果;并对之进行跟踪、分析和修正;进而为该领域的乡村规划理论和实践积累第一手的研究经验。
Yangtze Delta;Rural;Public Use;Surplus Spaces;Typological Study
长三角地区高速城市化导致城乡社会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了大量的乡村家庭剩余空间;同时历史上一度活跃的乡村公共空间的衰弱,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将乡村家庭剩余空间通过适当的方式转为公共使用成为解决这种两难状况的策略之一。 本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乡村家庭剩余空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归纳出乡村家庭剩余空间的典型类型;进而结合乡村与城市两个子系统间复杂、动态的耦合关系,对家庭剩余空间可能的公共使用需求进行类型研究;最后得出家庭剩余空间公共使用的设计类型并对原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对主要的设计类型都进行了“产品服务体系设计(PSSD)”,每个PSSD都是包含了商业模式在内的一体化解决策略。本项目采用开放式的研究策略,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荷兰鹿特丹大学、丹麦科尔丁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IDEO等国内外一流设计学院和企业合作,先后结合项目举办了十余个国际联合设计工作坊,推进项目同时也把这个地方性问题的研究和国际设计研究前沿相连。项目的研究涉及社区支持农业和旅游、乡村景观、乡村公共空间、城乡互动数字平台、系统设计、设计方法论等多个设计研究领域。在以上领域,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3名。基于前期的设计研究成果,项目组以上海崇明岛仙桥村为基地的名为“设计丰收DesignHarvests”的实证研究,通过和社区居民、创业者、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开展协同设计、协同服务、协同管理和商业模式开发,完成预期的2户农宅以及一个农用大棚公共化使用的原型设计和建设。目前,本项目已经成为 DESIS国际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联盟最重要的示范项目。通过3次DESIS国际设计研究会议,有力推动了国内设计研究界“自下而上”的城乡交互设计。项目关于设计“主动介入”的“新设计思维”以及在“社会创新设计”的相关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在国内处于前沿位置。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共计论文12篇,特邀主题报告9次。作为重要成果的《设计丰收一个针灸式的可持续设计方略》一书英文版由瑞典MistraUrbanFuture正式出版。项目受邀在2012芬兰赫尔辛基国家设计博物馆、2012中国设计大展(深圳)、2013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等国际重要展览展出,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