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华鲟的生态水力学特性及生态流场耦合模型
  • 项目名称:中华鲟的生态水力学特性及生态流场耦合模型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0479037
  • 申请代码:E09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李大美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系世界珍稀物种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溯河洄游鱼类。葛洲坝工程修建后,使中华鲟的生殖洄游被阻隔,中华鲟资源量明显减少。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水域已由1981年的20km江段逐步被压缩至葛洲坝下游约5km江段内,物种陷于濒危。本课题拟从研究中华鲟生态水力学特性入手,采用流体力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中华鲟生物学特性、产卵场流态及水力学要素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中华鲟对流速场、压力场、温度场和浓度场改变的敏感性、选择性和适应性;根据时空边界条件,建立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和生态流场耦合模型,分析研究最适宜中华鲟繁殖产卵的环境流场条件及游移规律。将填补我国采用生态水力学理论研究中华鲟的空白。为水利工程优化调度和珍稀物种保护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结论摘要: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系世界珍稀物种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溯河洄游鱼类。葛洲坝工程修建后,使中华鲟的生殖洄游被阻隔,中华鲟资源量明显减少。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水域已由1981年的20km江段逐步被压缩至葛洲坝下游约5km江段内,物种陷于濒危。本课题从研究中华鲟生态水力学特性入手,采用流体力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中华鲟生物学特性、产卵场流态及水力学要素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华鲟对流速场、压力场、温度场和浓度场改变的敏感性、选择性和适应性;根据时空边界条件,建立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和生态流场耦合模型,分析了研究最适宜中华鲟繁殖产卵的环境流场条件及游移规律。本课题成果填补了我国采用生态水力学理论研究中华鲟的空白。从而为水利工程优化调度和珍稀物种保护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8
  • 6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4 会议论文 2
期刊论文 57 著作 1
李大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