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形态对可生物降解载药纳粒释药及其在肝脏靶向吸附效果的影响
  • 项目名称:形态对可生物降解载药纳粒释药及其在肝脏靶向吸附效果的影响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1073165
  • 申请代码:E0310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郭兴林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本课题拟制备不同形态(球状、棒状和丝状)可生物降解、表面有半乳糖基(Gal)的载药纳米颗粒。研究纳粒形态对载药率、药物释放,实质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对其的吸附与吸收,以及其在肝脏富集行为的影响。拟通过两亲性的三嵌段共聚物PLGA-b-PEO-b-PLGA和两嵌段共聚物Gal-PEO-b-PLGA的自组装制备载药纳粒。通过调节PLGA/PEO的链段比控制载药纳粒的形态;调节两种嵌段共聚物的用量比控制纳粒表面Gal基团的密度。载药纳粒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后,要接触肝实质细胞还需要通过生物屏障(如枯否细胞的吸收)和物理空间上的限制(肝血窦和窦周隙)。而载药纳粒的形状和表面基团对其在血液中的输运、通过生物屏障和空间限制的能力、以及与肝实质细胞的吸附能力都应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工作将通过控制载药纳粒形态和表面基团提高其到达实质肝细胞及对实质肝细胞吸附的能力,同时通过形态控制调节其释药特性。

结论摘要:

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嵌段共聚物PLGA、PLGE和具有肝脏靶向功能的PLGA-PEG-Gal,采用核磁、GPC、红外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系统的研究了乳液溶剂蒸发法、乳化扩散法、两亲高分子PEG链段控制法、球形粒子拉伸法在制备球形和非球形的纳米粒子上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粒子的形貌、分散、尺寸等参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液溶剂蒸发法和两亲高分子PEG链段控制法虽然能制备出球形和非球形纳米粒子,但是由于产率和实验成功率较低且条件难控制,本论文中我们选择乳化扩散法配合球形粒子拉伸法来制备本论文中的球形和非球形的载药纳米粒子。根据以上得出的结论,我们制备了四种形状的包载尼罗红的PLGE载药纳米粒子,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他们相应的载药率和药物包封率。此外还进行了降解、体外药物释放、初步细胞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球形粒子的降解速度比其他三种粒子较平稳,这可能跟制备过程中的拉伸压缩热效应有关;而在药物释放实验中,球形粒子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爆释的现象,而其他三种粒子的释放都比较平稳,且速度较快;在细胞实验中,细胞更倾向于吞噬长宽比大的非球粒子;对于动物实验,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实验方案,并对进一步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和具体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
  • 0
  • 1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6 会议论文 3 获奖 2
郭兴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