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步入了快速城市化时代,以个体经营户、独立劳动者等为主要表现类型的非正规部门已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推手。鉴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问题的过度关注,国内研究多将非正规部门与"无法进入正规部门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的生计活动"画上等号,而对有关其形成机理、动态演化规律、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效应等问题的研究都还十分有限。本项目将以新版SNA为框架,基于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视角,从论证城市化本质与非正规部门涵义的逻辑关联出发,通过非正规动因的识别与量化,全面阐述以"居民内化-企业分化"为双向驱动力、以"三维合力模型"和"双重渗透模型"为表现的非正规部门形成机制,并将进一步基于"外部冲击"和"内生发展"的二维视角,描述、阐释和量化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非正规部门动态演化路径;最后,通过模型预测、专项调查和间接估算三种途径,量化与估算基于"官方统计数据遗漏"前提的非正规部门结构变迁与就业吸纳能力。
Informal Sector;Formation Mechanism;Employment Scale;Output Size;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Evolution
项目已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出版了2部专著、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研究内容包括对非正规部门的相关概念(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经济)、非正规部门形成机制理论、非正规部门规模估算方法、非正规部门宏观效应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与总结,为项目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较 大规模的非正规就业者专项调查,考察并比较了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个体特征、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就业特征、非正规部门的单位特征、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职业选择因素与职业预期,为项目研究提供了分析前提;通过对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满意度的解构与测量、非正规部门就业者职业选择因素的识别与衡量、非正规部门就业者行业选择因素的分解与度量、非正规部门就业者职业稳定性的考察,运用综合评价法和统计模型法对非正规部门形成的微观机制进行实证探究;基于非正规部门整体发展规律的理论阐述,高层、低层非正规部门的识别,构建了非正规部门周期性反应函数和高层、低层非正规部门周期性反应函数,实证探究了非正规部门形成的宏观机制和非正规部门内部的异质性问题。进一步地,对非正规部门整体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说并予以实证;探讨了城市化与非正规部门规模的理论关系,基于“实际宽口径”和“实际窄口径”两种视角,估算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非正规部门就业规模。进一步地,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与非正规部门就业规模之间的“倒U型”数量关系及其稳健性进行了实证;区分“实际宽口径”和“实际窄口径”,基于时空两个维度,运用标准核密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非正规部门就业规模的整体分布演化特征、区域分布变迁、空间集聚模式及演化特征进行刻画;通过对非正规部门产出规模估算方法的综述与评价,运用MIMIC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中非正规部门的产出规模进行了估计。基于此,分别构建了非正规部门产出分布核密度函数、影响因子加权的非正规部门产出分布核密度函数,对城市化进程中非正规部门产出规模分布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与阐释;此外,项目还对非正规部门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关系、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正规部门与贸易开放的关系、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与正规部门就业者特征差异、中国非正规部门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与分析。这些成果的取得将对人们正视非正规部门并加以正确引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人们开展同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