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拟在查明EPR9-10oN区域黑烟囱体样品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重建该区域黑烟囱体的生长历史,揭示该区域黑烟囱体的形成机制,探讨不同构造环境中黑烟囱体地球化学差异性。采用包裹体、Sr同位素等方法,重点研究黑烟囱形成过程中海水/热液相互作用,恢复烟囱体不同结构形成时的温度、盐度以及海水/热液混合比例,深入认识热液与海水的混合环境,追踪热液流体的地球化学演化历程。采用显微观察和微区分析
海底热液烟囱体是热液流体在海底喷发形成的管状结构体,其结构和化学组成与烟囱体形成时热液流体性质密切相关。在厚度为1~3cm的烟囱体壁上,存在着极大的地球化学梯度、热梯度和矿物组合梯度,蕴含着丰富的热液流体性质和成矿温度等信息,记录着烟囱体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历史。本项目在查明EPR9-10oN区域黑烟囱体样品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重建了该区域黑烟囱体的生长历史,揭示了该区域黑烟囱体的形成机制,研究了黑烟囱形成过程中海水/热液相互作用,认识了热液与海水的混合环境,探讨了热液生物在黑烟囱体形成和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探明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演化机制,查明深海热液系统的矿物和地球化学演化机理,认识深海物质与能量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