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项目拟从中医药基本理论出发,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思路,通过中药化学、分析化学、生物信息学和药理学等多学科交叉,选择治疗肝纤维化有效的清热利湿方茵陈蒿汤,采用代谢组学方法,通过HPLC-MS-MS、GC-MS等现代色谱联用分析技术检测单味药/药对/复方化学成分指纹及给药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体液(血液、尿液)代谢指纹,全面分析药物入血原形成分、效应成分及其与机体作用的新成分(外源性代谢物),应用化学计量学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组效关联模型,筛选关键药效物质。采用多种作用靶点明确的化学药物作用模式对照,分析比较复方干预下内源性代谢物(表型)及特征,结合病理观察、生化指标及免疫组化等手段,探索中药复方多组分协同作用的机制。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
Yin-Chin-Hao Decoction;Hepatic fibrosis;TCM Serum medicinal chemistry;Metabonomics;
茵陈蒿汤是源自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由茵陈蒿、栀子和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各种肝胆疾患。该项目以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茵陈蒿汤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当天开始给药,共5周。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茵陈蒿汤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具有显著降低大鼠肝、睥脏系数、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r-GGT)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CIV)的作用(P<0.01, P<0.05);通过HPLC-UV测定大鼠肝、睥组织的氨基酸,发现不同处理组肝、睥组织氨基酸代谢谱有明显的差异,茵陈蒿汤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以上研究结果和肝、睥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茵陈蒿汤具有明显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采用UPLC-DAD-MSn联用仪,通过对茵陈蒿汤复方原液、含药血清、复方干预下大鼠血清和茵陈蒿汤中1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分离和分析,建立了茵陈蒿汤外源性和内源性代谢物组标准化、规范化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含药血清分析结果表明,至少25种化合物被吸收,其中包括滨蒿内酯、咖啡酸、栀子苷、槲皮素、槲皮苷和大黄素6种化合物,非目标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项目研究期间,共发表与本课题相关并署本项目名的科研论文3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1篇CSCD收录,国际会议论文1篇,尚有1篇论文在审,茵陈蒿汤抗肝纤维化实验和药效物质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等研究结果正在整理和论文撰写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次,并由赵晨曦教授做分会场报告,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人次,由赵晨曦教授做题为“中药药用成分色谱分析及质量控制”的大会报告;主要研究人员王小梅讲师(在读博士)于2012年1月至6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关于复杂体系分离材料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高级访问研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在读研究生1名,培养学士毕业生2名。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完成了茵陈蒿汤抗肝纤维化实验,建立了茵陈蒿汤干预下外源性和内源性代谢物质组的UPLC-DAD-MSn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滨蒿内酯、绿原酸、栀子苷、槲皮素、槲皮苷和大黄素等主要有效物质,完成了项目的研究任务和研究目标,为揭示茵陈蒿汤抗肝纤维化药效物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