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成为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难点之一。收集临床分离的一系列对唑类敏感和耐药的白念珠菌,对其基因组DNA进行RFLP分析,并用PCR-SSCP方法筛选点突变的ERG11基因,转染酿酒酵母的高敏株,以确证其突变对于耐药的临床意义。同时用Northern杂交和RT-PCR分别对靶酶(ERG11)和药物流出通道(CDR1,CDR2,MDR1)基因的mRNA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其mRNA与细胞内药物蓄积浓度间的关系,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和合成ERG11点突变的基因片段开发用于检测白念珠菌靶酶突变的基因芯片,探索白念耐药株的快速检测手段;并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制提供依据。
我们分离鉴定了426株临床念珠菌,其菌种分布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与既往报道一致。白念珠菌占68.6%,耐药率5.1%。比较了耐药白念珠菌和敏感白念珠菌临床株在型别分布上的差异。发现敏感株组中存在A、B、C各型,而耐药株组中则仅有A型。经Χ2检验,P<0.005,这种型别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提示白念珠菌耐药性形成可能与型别相关。经测序在29株白念珠菌(15株临床耐药株、8株临床敏感株、4株标准敏感株、2株标准耐药株)ERG11 基因中发现19处错义突变。在临床耐药株发生的错义突变中,首次在GZ04号耐药株中检测到T1493A突变;在另外的14株耐药株中同时发现了G487T和T916C突变,而无其它任何突变,提示这两处突变可能与耐药性的形成相关。汇总了白念珠菌ERG11基因中已知的70余种突变,筛选出其中可导致对唑类药物耐药的6种突变以及临床常见的6种致病念珠菌的ITS2保守区设计52条探针,在基片上点样制备芯片,利用该芯片可以检测出存在上述6种ERG11突变的白念耐唑类药物菌株,并可同步进行念珠菌种鉴定,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