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遗尿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症状,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效果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临床难题。因不能在人体开展系统基础研究以探讨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撑,故需建立动物模型以研究其发病机制。为本课题首先采用电极埋植技术在持续监测自由活动幼鼠脑电的前提下,结合自行设计的全自动尿量监测仪,观察其睡眠过程中间歇性缺氧条件下是否有遗尿事件发生,以建立间歇性缺氧诱导的遗尿动物模型,同时,采用尿动力技术和Morris水迷宫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其次,观察间歇缺氧后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光镜、免疫组化电镜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视上核、室旁核、丘脑下部外侧区及神经垂体轴突分泌、释放抗利尿激素颗粒的组织学变化和超微结构变化,探讨间歇性缺氧与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的关系;利用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示踪技术观测盆神经传导功能变化和形态学变化。探讨间歇性缺氧诱发遗尿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