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已证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多态性和EB病毒(EBV)感染与NP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新疆维、汉族HLA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放疗前、后HLA限制性EBV的特异性多肽诱导的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NPC发生有关,有助于疗效评价。由此推测,对比分析维、汉族HLA限制性EBV的特异性多肽诱导的T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对于揭示维、汉族NPC发生、发展的机制,促进疫苗研发有重要价值。因此本课题与牛津大学合作,应用PCR-SSP法首次筛选维、汉族NPC HLA-A、B限制性等位基因频率;创新性地应用Elispot法检测维、汉族NPC治疗前、后HLA限制性EBV的LMP、EBNA特异性多肽激活后产生CTL数目的变化,对比其差异,探索检测指标与维、汉族NPC发生、发展、疗效的内在联系及异同,为EBV疫苗的预防接种及免疫治疗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Uygur, Han nasopharyngeal carc;HLA;EBV;LMP;EBNA
本课题应用PCR-SBT技术检测维、汉族鼻咽癌(NPC)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限制性等位基因频率;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维、汉族NPC治疗前后HLA限制性EB病毒(EBV)的LMP、EBNA特异性多肽激活后产生CTL数目的变化;应用Luminax技术检测维、汉族NPC治疗前、后血浆中9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维、汉族NPC患者HLA限制性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A*02、B*40、B*46基因频率汉族明显高于维族NPC(P<0.05),A*03 、Cw*12基因频率汉族明显低于维族NPC(P<0.05);DRB1*08、DQB1*03基因频率汉族明显高于维族NPC(P<0.05),DRB1*07、DQB1*02基因频率汉族明显低于维族NPC(P<0.05)。(2)确定2条LMP1特异性表位肽YLQQNWWTL、YLLEMLWRL;4条LMP2特异性表位肽CLGGLLTMV、FLYALALLL、SSCSSCPLSKI、TYGPVFMCL;2条EBNA1特异性表位肽LLDFVRFMGV、AVFDRKSDAK。(3)放疗前后经EBV编码特异性多肽激活产生的IFN-γ+CTL数目变化,与疗效可能存在关联性。随着肿瘤的控制,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增强。(4)健康人群与NPC患者、NPC治疗前后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存在差异治疗前组IL-6、IL-10、GM-CSF、IP-10、MCP-1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P<0.05),但TNF-α浓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组IL-10、IL-17、IFN-γ、IP-10、MCP-1浓度较治疗前组均降低(P<0.05);治疗后组IL-6、IL-10、GM-CSF、MCP-1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P<0.05),但TNF-α浓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本研究为揭示新疆维、汉族 NPC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寻找预测NPC临床疗效的指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依托本项目发表相关论文6篇,主编教材、专著各1部;参编教材3部,定稿论文1篇,待发表英文论文2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人,实验室骨干3人,4人次已赴合作单位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和培训;建立T细胞库;成立“肿瘤免疫、放射生物”专项实验室;举办全国会议2次,参加国际会议3次;并于2011年1月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