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白头鹎北扩现象适应性产热的机理
  • 项目名称:白头鹎北扩现象适应性产热的机理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070366
  • 申请代码:C0303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柳劲松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温州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适应性产热是鸟类生理生态学中的重要指标,能反映鸟类不同物种及同种不同个体间的能量消耗水平,在鸟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全球气候的变暖,已发现白头鹎已扩散至新疆、青海和东北等地,但对于不同环境中白头鹎的生理功能的变化还知之甚少。本研究以分布于浙江及扩散地青海省和辽宁省的小型鸟类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条件和实验室驯化(温度、光照)两个方面①探讨白头鹎北扩现象适应性产热的机理;②探讨白头鹎在室内温度和光照驯化过程中适应性产热的变化;③探讨甲状腺激素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在白头鹎适应性产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动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对动物的地理分布起限制性作用。通过白头鹎适应性产热的机理研究,探讨其代谢产热特点,对阐明小型鸟类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丰富生理生态学的理论,深入理解生理生态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论摘要:

本项研究以分布于浙江及扩散地辽宁省的小型鸟类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和实验室驯化(温度、光照)两个方面及整体、组织、细胞及酶学多层次产热为指标进行探讨①白头鹎北扩现象适应性产热的机理;②白头鹎在室内温度和光照驯化过程中适应性产热的变化;③甲状腺激素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在白头鹎适应性产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白头鹎的体重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地理变化,冬季和北方较高(辽宁);基础代谢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显著高于夏季,但以北方冬季最高;肝脏和肌肉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浓度冬季较高,夏季较低,北方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南方(浙江)。温度和光周期驯化的结果表明代谢器官及酶活在低温和短光条件下显著高于暖温及长光,验证了“中心限制假说”,即中心器官是提高白头鹎代谢的基础之一。甲状腺激素通过作用于白头鹎的肝脏和肌肉等组织,使组织的线粒体的呼吸增加,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升高,是提高动物整体产热能力的基础。白头鹎在整体、组织、酶学和激素等水平上通过增加产热应对寒冷,是其北扩的基础。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0 会议论文 3 著作 1
柳劲松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