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纳米粒径化影响Se在鲫鱼肠道吸收的分子细胞学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纳米粒径化影响Se在鲫鱼肠道吸收的分子细胞学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072221
  • 申请代码:C19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王彦波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硒是人和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改变硒的物性,进一步提高在肠道的吸收率对于发挥其作用功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纳米硒在改善鲫鱼肌肉品质和提高肌肉中硒沉积量的作用效果上显著优于亚硒酸钠和蛋氨酸硒。鉴于此,本项目在饲养试验的基础上,拟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通过建立鲫鱼(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上皮细胞模型,结合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手段和共聚焦非损伤微测技术系统研究纳米硒的吸收代谢途径,旨在探明纳米粒径化影响硒在鲫鱼肠道吸收的分子细胞学机理,探究纳米尺度硒的吸收是否存在新的作用方式和生物学效应,为纳米硒显著的作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充实完善水产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其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同时,通过本项目实施,还可以促进纳米技术在水产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水产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摘要:

硒是人和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改变硒的物性,进一步提高在肠道的吸收率对于发挥其作用功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纳米硒在改善鲫鱼肌肉品质和提高肌肉中硒沉积量的作用效果上显著优于亚硒酸钠和蛋氨酸硒。鉴于此,本项目在饲养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原代细胞培养技术,通过建立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上皮细胞模型,结合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手段和共聚焦非损伤微测技术系统研究了纳米硒的吸收代谢途径。结果表明,硒的生物蓄积不仅与肠道吸收率有关,也与体内硒结合蛋白代谢形成的活性形式有关。纳米硒在细胞模型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是经跨细胞途径被动进行转运,相关的靶蛋白质包括了、谷胱甘肽合成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PCR技术佐证了这一结果。此外,细胞膜钙离子等离子通道对纳米硒的吸收同样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初步探明了纳米粒径化影响硒在鲫鱼肠道吸收的分子细胞学机制,为纳米硒显著的作用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充实完善了水产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其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王彦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