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滇东石漠化地区“红裸土”景观的形成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滇东石漠化地区“红裸土”景观的形成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061021
  • 申请代码:D01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王嘉学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碳酸盐岩上覆土壤或土状堆积物的形成与演化,一直是喀斯特环境和石漠化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滇东石漠化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与石漠化伴生、多年裸露、无明显分层、尚难确定其类属的红色裸土景观("红裸土"景观),为研究石漠化地区景观过程及碳酸盐岩上覆土壤或土状堆积物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材料"。本项目遵循景观地理学发生学观点和综合分析原则,以景观过程和景观相互作用研究为切入点,从景观生态学、景观地球化学交叉角度,借助3S技术、同位素示踪、磁化率分析等手段,通过遥感解译、野外定位观测、采样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对滇东石漠化伴生"红裸土"景观的发育控制要素、物质组成与物质来源、物质空间运移和富集规律等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红裸土"景观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石漠化的关系,以深化对这类特殊景观的科学认识,为滇东石漠化治理与"红裸土"景观生态控制提供依据,并有望成为滇东红土成因及石漠化过程与效应研究的新途径。

结论摘要:

认识滇东喀斯特地区多年不生长植被的“红裸土”这一特殊荒漠化景观的形成演化机理,对于深入理解西南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和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遥感解译、深入细致的野外工作及红裸土、林地山原红壤、灌丛山原红壤、草地山原红壤表层218个样品及9个人工剖面分析,较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研究表明滇东喀斯特地区共有面积10m2以上的红裸土斑块12617个,面积1324.2ha,下伏基岩主要是可溶性碳酸盐岩,分布在海拔1800~2500m、坡度15~45°的山坡坡面、坡麓以及洼地边缘。红裸土表层及剖面结构脆弱,遇水崩解、失水收缩,土体易发育垂直节理、易遭受水力侵蚀。红裸土表层水分保持能力低、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不足等,是其多年难以生长植被的原因。红裸土表层被剥离后,继续向下侵蚀,出露的下部土层养分将继续流失,亦将呈现与表层土类似的低有机质、低速效养分、低保水保肥能力等特征,仍不能生长植被。红裸土景观是山原红壤在植被破坏后,漫长的旱季、雨季交替作用下水力侵蚀的产物,代表了滇东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为有效遏制红裸土发展趋势,必须强化现有植被的保护,特别是旱季火灾和人工开挖。植被修复中,雨季栽培、补肥、保水、疏植、新鲜土覆盖是关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9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4 会议论文 4
期刊论文 96 会议论文 2
王嘉学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