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法是中医常用治法之一,常与活血等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多种疾病,如何诠释其科学内涵是中医药现代化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PPAR通路是益气活血与活血化瘀两种治疗心肌缺血治法的关键差异通路。提示了PPAR通路可能是补气法分子基础之一。本项目在中医理论指导之下以益气活血代表方剂芪参益气滴丸及其主要成分补气药黄芪为研究对象,建立在体及离体气虚模型和气虚血瘀型心肌缺血模型,以调节PPAR通路为切入点,结合反向对接、高通量筛选平台;以及RNA干扰、激光共聚焦、qRT-PCR、Western Blot、ELISA等现代先进技术,研究二者通过补气作用治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科学阐释补气法乃至益气活血法分子机制及探讨气的本质提供科学依据;为明确芪参益气滴丸、黄芪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指导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为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出贡献。
Tonifying Qi;PPAR;Myocardial ischemia;Reverse docking;mechanism
补气法是中医常用治法之一,常与活血等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多种疾病,如何诠释其科学内涵是中医药现代化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心肌缺血为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胸痹范畴,补气法亦为其重要治法之一。 本项目首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常用益气活血方剂-芪参益气滴丸进行了系统生物学研究,同时对与芪参益气滴丸共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复方丹参滴丸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基因组学角度,分析二方差异,以期探讨补气法在治疗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PPAR 通路为二者关键差异通路,进一步的离体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中药含有的化学成分众多,但只有被吸收入血的成分才能产生药效作用。本项目在建立芪参益气滴丸整体化学物质图谱基础之上分别采用计算机虚拟计算、外翻肠囊实验、Caco-2单层细胞实验等体外研究的方法,结合体内代谢研究,分析芪参益气滴丸中源自黄芪的成分吸收情况,实验结果显示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等有效成分可以吸收入血发挥药效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用反向对接方法对黄芪中主要成分与PPAR 通路相关蛋白结合能力进行预测,发现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与多个PPAR 通路相关蛋白结合能力较强。进而我们对人参、白术、山药等补气中药中的药效成分与PPAR 通路相关蛋白结合能力进行筛选,发现上述药物中人参皂苷Rb1、薯蓣皂甙元等成分均与相关蛋白有较强的结合能力,提示上述补气药物可以通过调控PPA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且此作用是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验证这一结论,我们建立了心脏内皮损伤模型,并引入PPAR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选取黄芪、人参中主要药效成分,考察其内皮保护作用及其与PPAR信号通路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黄芪、人参中主要药效成分具有较强的心脏内皮保护作用,且此作用可被PPAR信号通路阻断剂拮抗,进一步证实了PPAR 通路是中药补气作用关键通路之一;调节PPAR 信号通路是补气中药治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之一。 受本项目资助,现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4篇;培养博士毕业生1名,硕士毕业生2名。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