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糖尿病前期机体葡萄糖代谢紊乱发病机理的研究
  • 项目名称:糖尿病前期机体葡萄糖代谢紊乱发病机理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070677
  • 申请代码:H071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陆颖理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明确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以及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FG+IGT)即"糖尿病前期"状态的形成机制对控制糖尿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迄今未见系统地研究与"糖尿病前期"状态密切相关的葡萄糖肠道吸收率、肝脏输出率、组织的摄取率、葡萄糖在血液的出现率和消失率的病理生理改变。本研究拟采用国际先进的无辐射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系统跟踪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肠道葡萄糖吸收、肝脏葡萄糖输出、外围组织(如肌肉、脂肪)的葡萄糖摄取以及葡萄糖的血液出现和消失等代谢过程,以阐明"糖尿病前期"糖代谢紊乱的发病机理,为有效阻止从"糖尿病前期"进入糖尿病,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的发病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项目完成情况 1.征集正常对照,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患者各5例,实行示踪OGTT实验,研究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葡萄糖代谢紊乱、高血糖形成的器官病因采用三标法发现,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在基础期,糖尿病患者的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而糖尿病前期患者轻微升高。在口服75g葡萄糖后,三组的内源性葡萄糖产生全部受抑制,但抑制程度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不及正常对照,说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肝源性葡萄糖产生增多。葡萄糖出现率在口服葡萄糖20-30min达到高峰,在3h后达到基础水平。葡萄糖消失率在空腹状态下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增高,而在口服葡萄糖后葡萄糖的消失率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中降低,说明存在周围葡萄糖利用障碍。 2.利用同位素示踪的技术,研究GLP-1类似物Exenatide对高脂饮食加小剂量STZ 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葡萄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艾塞那肽能显著抑制肝脏糖异生,改善肝胰岛素抵抗;同时可以显著增加外周肌肉组织葡萄糖摄取量,从而改善肝外胰岛素抵抗,进而调控糖脂代谢紊乱。 3. 利用丙酸睾酮+高脂饮食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PCOS大鼠的葡萄糖代谢情况,发现虽然早期PCOS大鼠的血糖和甘油出现率并无明显变化,但是葡萄糖出现率,糖异生率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同时还伴有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明显升高,从而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早期虽尚无血糖改变,但是机体已经出现糖脂代谢的改变,早期进行干预措施可能能够改善其代谢紊乱。 4.利用3-3H-葡萄糖、 U-14C-甘油及14C-棕榈酸,示踪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及肥胖大鼠DDP-IV抑制剂干预后的葡萄糖出现率,甘油出现率、葡萄糖异生率及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发现肥胖大鼠用DDP-IV抑制剂干预后,甘油出现率、游离脂肪酸及糖异生均较为干预大鼠显著降低,提示DDP-IV抑制剂能对肥胖导致的空腹高血糖有效。该部分结果已经发表论文Chin Med J (Engl). 2012. 5.通过该项目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1名,发表SCI论文3篇,在此基础上申请到973子课题一项,申请专利两项,其中一项发明专利。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陆颖理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