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是我国传统循环农业的典范,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对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时空格局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其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选择珠三角基塘系统的典型代表――佛山市南海区,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水等压力因子造成的生态风险的定量、系统分析,构建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土壤和水质等多压力的土地生态风险数理评价模型与空间评价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动态的土地生态风险预警系统,辨识其主要致警因子,进行珠三角基塘系统土地生态风险评价与预警分析,然后有针对性提出基塘系统土地生态风险的调控措施。该项研究处于学科研究的前沿,选择的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将3S技术、地统计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有机结合,多尺度、多压力的土地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是其重要的创新点。该项研究对于了解珠三角这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Dike-Pond;Dike-Pond District;Land Ecological Risk;Risk Effect;Pearl River Delta
基塘和基塘区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地貌类型,其产生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独特性。研究利用遥感解译数据,系统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开展了珠江三角洲生态风险评价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基塘时空变化的基础上,划分了珠三角基塘区范围,探讨了其演变过程。选择佛山市南海区3镇作为典型基塘区,以土地利用变化和工农业生产为主要风险源,以土地利用系统、水循环系统、植被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选择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土壤养分、土壤重金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域比重、植被覆盖指数等7个指标度量风险效应,利用GIS、地统计学等技术与方法,多尺度地开展了典型基塘区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06年,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基塘持续增加,耕地、林地迅速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生态风险程度提高了22.31%,高、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1.82%增至30.30%;生态风险程度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以佛山市区-广州市区-深圳为轴向外风险程度逐渐降低。(2)典型基塘区2009年土地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呈现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局部集聚格局显著。不同地貌类型、土壤类型的土地生态风险程度差异显著,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工业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因素是驱动土地生态风险程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典型基塘区土地生态风险处于无警的面积为5247.19hm2,轻警的面积为5581.05hm2,中警的面积为11464.45 hm2,重警的面积16720.30hm2,巨警的面积2115.99 hm2。处于轻警、无警的比重为26.33%,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南部,属于传统基塘区,土地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状况良好,随着人为活动的加强,部分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已出现恶化的趋势。重警、巨警的比重为45.80%,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西部,是新增基塘集中分布区,受工业化、农业结构调整等人为干扰严重,土地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恢复和治理基塘区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区域制定生态安全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