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企业员工群体离职的触发因素、表现形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企业员工群体离职的触发因素、表现形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71162016
  • 申请代码:G020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叶仁荪
  • 依托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群体离职近年来频繁出现于企业。由于这种离职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要远远大于个体离职,因而成了企业管理实践关注的新热点,但相关的学术研究还较少涉及。本课题拟对国内企业2001-2010年10年间发生的主要群体离职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其中的10个典型案例为代表,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结构方程以及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对员工群体离职过程中,触发群体离职意愿发生的因素、群体离职的表现形态、从个体离职向群体离职扩散的机理,以及与个体离职行为存在的差异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外部环境如外部引力强度、社会价值观约束度、不同文化背景、行业或整个经济体系中群体离职频度等对群体离职决策行为带来的影响进行差异分析,建立企业群体离职系统的动态预测模型,并对不同因素变动下,群体离职系统的发展动态进行预测分析,以形成防范和应对企业群体离职发生的政策建议。

结论摘要:

员工离职是组织管理研究中的经典话题,成果颇丰。但是,员工群体离职确实是离职研究中正在兴起的热门话题,继本课题被立项后,几乎每年都有相关选题被立项。这源于群体离职对组织的影响相比个人离职而言要深远得多,管理者对群体离职的管理并没有很好的策略。正因如此,理论界才将将离职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群体离职。在理论基础与模型建构上,群体离职目前还缺乏独特的理论,多借用个体离职的相关研究,将其“自然”地扩展到群体层面。这显然是对个体离职研究成果的过度概化。群体离职的理论构建过程就是对离职群体的形成、群体离职的发生过程与机理的揭示。而众所周知,中国企业的群体离职现象多发。因此,本项目基于扎根研究通过对中国企业群体离职案例的梳理,勾画了群体离职的表现形态、触发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群体离职的形成过程。到目前为止,本项目已发表相关研究成果9篇,其中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并获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还有2篇研究论文在投稿过程中,1篇文章正在撰写过程;举办国内学术会议2次,参加国际国内管理学学术会议4次并获邀进行2次学术报告;培养毕业硕士生2名(以群体离职为毕业论文选题),并有1名在读(将以群体离职为毕业论文选题);以该项目为依托招收了2名在读博士生(1人即将毕业)。本课题基本完成了原定的研究计划,实现了预期目标。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1
  • 0
  • 6
  • 0
相关项目
叶仁荪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