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新型红色Mn4+掺杂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与机理研究
  • 项目名称:新型红色Mn4+掺杂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与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51102185
  • 申请代码:E02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潘跃晓
  • 依托单位:温州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黄蓝二基色GaN基白光二极管(WLED)是目前固态照明市场的主导技术,但由于缺少红色成分,该WLED在低色温区的显色性无法满足高端照明要求。本项目以研究WLED用红色Mn4+掺杂发光材料及所涉及的新材料、光谱学理论与发光动力学模型等问题为目标,在已积累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稳定性高的复合氧化物基质系统出发,以Mn4+为激活离子,通过调整基质组成、合成方法(条件)、共掺杂离子、基质修饰剂,在空气条件下,制备与优化能有效被蓝光/紫光激发的新型红色发光材料,研究该材料物相、结构与发光特性;建立合适的发光动力学模型,阐明Mn4+的发光机理,找到优化Mn4+的光谱分布、提高Mn4+的发光效率的方法;探索Mn4+掺杂发光材料在WLED器件应用的基础科学问题。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丰富过渡金属离子的光谱学理论,为开发新型WLED用红色发光材料及提高WLED在低色温区的显色指数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目前商业黄蓝二基色白光二极管(WLED)由于缺少红光成分,在暖色温区的显色性偏低,这成了WLED全面市场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其显色指数,开发新型的在蓝光激发下发光效率至少能与YAG:Ce相当的红色发光材料,并将其混入YAG:Ce,以提高二基色GaN基WLED的显色指数是比较有效而实际的方法。 本项目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n4+掺杂的红光材料CaAl12O19:Mn4+与CaAl4O7:Mn4+,通过基质修饰手段,提高了它们的发光强度,并研究Mn4+的能级、发光特性、发光动力学行为等科学问题。通过XRD和SEM分别对其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研究。CAO:Mn红粉的形貌与采用的合成方法以及燃烧法中所用的助燃剂密切相关。通过添加尿素,柠檬酸和氟化物可使其发光性能和形貌得到优化。 利用水热法与刻蚀法合成了一系列高显色性WLED用的Mn4+掺杂的复合氟化物红光材料,如ZnSiF6?6H2O:Mn4+、BaSiF6:Mn4+、BaTiF6:Mn4+、K2SiF6:Mn4+、K2TiF6:Mn4+等,研究了这些复合氟化物晶体的生长机制、Mn4+在晶体中的掺杂规律,实现Mn4+在复合氟化物中的成功掺杂。通过调整材料基质组成、合成条件,实现晶体生长过程、材料微观形貌、发光性能可控的Mn4+掺杂的复合氟化物红光材料。揭示基质组成、前驱物种类、合成条件、溶液酸碱度与氧化还原性强度、晶体微观形貌、掺杂方式对Mn4+发光性能与机理的影响规律。与商业黄粉混合后,得到高显色(高于82)、低色温(低于4000K)的暖白光。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发表SCI收录论文13篇(其中JCR一区3篇,二区2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项,其中4项已授权,培养研究生7名(已毕业2名)。 2名)。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1
  • 0
  • 1
  • 0
  • 0
相关项目
潘跃晓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