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证实,蝴蝶兰叶外植体褐变发生与PPO活性相关,在已经克隆蝴蝶兰PPO基因的基础上,了解PPO活性以及基因和蛋白表达发生变化的时间,用PPO酶活性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外植体,检测PPO活性以及基因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的差异,明确PPO影响蝴蝶兰叶外植体褐变发生的时间。通过分析PPO mRNA在外植体组织的时空分布变化;以及经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后,PPO mRNA分布差异,进一步认识PPO mRNA分布时空差异与外植体褐变的关系。分析外植体组织细胞中PPO蛋白的时空分布变化,以及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后PPO蛋白分布变化,认识PPO分布与褐变发生的关系,同时了解新合成的PPO是否参与该过程。本研究对认识PPO在外植体褐变发生的作用,全面认识外植体褐变发生的分子机理提供基础。为今后控制重要观赏花卉和木本植物组培过程中褐变发生,建立高效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提供技术依据。
Phalaenopsis;PPO;explant browning;expression of gene and protien;distribution
研究PPO在蝴蝶兰外植体褐变发生初期的作用,发现培养6 h- 24 h 外植体PPO活性与培养0h没有显著差异,培养3d PPO活性显著高于培养0h外植体酶活。经PPO酶活性抑制剂柠檬酸和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处理后,培养24h-3 d PPO酶活性显著低于未处理的对照。总酚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总酚在培养6h外植体含量最高,高于培养0h、24h、3d的总酚含量,柠檬酸处理和CHX处理抑制了培养6 h外植体内总酚含量。Northern boltting分析表明,培养6h PPO基因表达显著增加,随培养时间延长,保持较高的表达量。放线菌酮处理和柠檬酸处理显著抑制了PPO基因表达,CHX处理仅在培养6 h 外植体可以检测到PPO基因表达。柠檬酸处理降低PPO表达,在培养3d的外植体基本检测不到PPO表达。从基因表达分析可见,PPO在培养6 h就开始启动影响蝴蝶兰外植体褐变发生。蛋白表达分析结果表明,PPO蛋白表达量随培养时间增加升高,24 h-3 d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的表达量。CHX和柠檬酸处理抑制了PPO蛋白表达,CHX处理在培养6 h外植体内PPO蛋白低于未处理外植体,随后蛋白量持续降低。原位杂交实验结果也证实,培养6 h蝴蝶兰外植体PPO mRNA在胞质和维管束都有较高的表达量,培养24 h和3 d外植体胞质和维管束都检测到PPO mRNA表达,CHX处理对PPO mRNA在组织中的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的对照。酶免疫组化和胶体金分析也证实在褐变发生前期PPO分布没有变化,培养6 h外植体内维管束PPO酶蛋白含量较高,CHX处理未影响外植体PPO酶蛋白在组织中分布。分析PPO在细胞内的分布,发现主要分布于蝴蝶兰外植体细胞叶绿体中,培养6 h的外植体存在较多PPO的胶体金颗粒,培养3 d的胶体金颗粒最多。放线菌酮处理未影响PPO在细胞内的分布,叶绿体内PPO胶体金颗粒较少,表达量低。 Western blotting 的实验结果表明,培养0h的外植体PPO有较高表达量,说明PPO的生物合成在蝴蝶兰早期就已经完成,酶蛋白随培养时间增加含量增加活性增强,说明新合成的蛋白参与了随后褐变的发生过程。CHX处理降低了PPO酶蛋白的含量,从而抑制了外植体褐变发生。但因为外植体内已经存在PPO酶原,CHX处理只是降低了褐变发生情况,不能完全抑制褐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