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在全国调查农村居民9249户、27854人,建立了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障相关数据库,分析了低收入人群疾病、就医、费用和保障特征,论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低收入人群保障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是(1)创新性地提出了医疗费用支付能力指标,衡量不同筹资、补偿模式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效果。(2)建立了收入、费用、补偿模式、保障效果之间的联动仿真模型,并将之软件化,直观模拟各类补偿模式的保障效果。(3)根据联动仿真模型和软件的测算结果,明确了低筹资水平时纺锤形的补偿模式更有利于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更有利于保障公平。随着筹资水平和补偿比例的提高,可以逐步侧重于比例累进的补偿模式。(4)论证了公立医院的逐利动机和行为,提出不仅要提高合作医疗覆盖面和医疗救助,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和管理,使其提供价格较低的服务,确保其公益性。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讨论会4次,赴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短期学术访问1次,发表学术论文5篇,已投稿待发表3篇。2009年,课题组负责人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并直接参与上海市政府医改方案的制定工作。
英文主题词low-income rural resident, equity, new-type rural medical cooperativ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