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上海苏州河城市河流滨岸带结构及环境与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 项目名称:上海苏州河城市河流滨岸带结构及环境与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171017
  • 申请代码:D010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杨凯
  •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作为连接河流与陆地、自然与社会的纽带,苏州河两岸承载和见证了上海开埠以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发挥着难以替代的社会服务功能。本申请项目拟以上海苏州河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沿岸空间严重约束条件下城市河流滨岸带的弹性结构和功能退化的恢复途径。基于水文地貌学原理以及河流环境带的理念,结合苏州河潮汐的水位变化、滨水地貌梯度、绿化植被季相景观以及公众可达要求,分析滨岸缓冲带的弹性宽度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结构配置的可行性。在调查苏州河城市河流滨岸带原有缓冲功能退化成因的基础上,探讨相关有效弥补以及恢复的途径和对策,为进一步提升苏州河沿岸雨水调蓄池的环境服务功能以及滨岸廊道的公众社会服务功能提供科学借鉴。

结论摘要:

根据苏州河滨岸水文地貌特征以及水陆两域不同功能单元的相互影响,从理论上探讨了苏州河滨岸带“四线三带”的结构划分;由于苏州河沿岸土地资源高度开发,两岸空间的制约导致苏州河滨岸带现状结构不完整,呈现滨水潮间带缺失、护岸缓冲带局限、滨水廊道片段化的特点。 对苏州河不同断面人流量和驻留活动的调查表明,可达性明显影响公众到访使用滨水空间的频率。尝试构建河岸带公众可达性综合指数,从空间、视觉、廊道、设施等方面,对苏州河干支流的24个河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苏州河滨岸带缺乏高可达性河岸,低可达性河岸占调查河段的45.8%,较高可达性河岸占12.5%,这与苏州河城区近三分之一的滨水岸线受阻或中断的实际调查结果比较一致。针对苏州河滨岸连通性不足、可达性较弱以及沿岸分区规划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退界开发、防汛墙生态化改造、完善滨水步道等对策,将滨岸带的功能提升与苏州河沿岸近百年来形成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景观相互融合,以整体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目前每年通过市政泵站排入苏州河的暴雨径流溢流污水约有3000万m3,已成为上海城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分析表明当市政泵站单次暴雨放江溢流量超过10万m3时,苏州河水质受影响时间普遍超过30小时,且易造成受纳水体的黑臭现象;初步判断表明,苏州河全年暴雨径流溢流放江次数中,可能导致水体黑臭的频率约为20%左右。对苏州河沿岸6个断面的监测调查显示暴雨径流溢流放江前后苏州河水质变化显著,溢流放江后TN、TP、NH3-N、COD指标各断面浓度增加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8%、101%、261%、262%,悬浮物浓度增幅最大,平均达到405%。以上初步发现结果,对苏州河沿线泵站溢流放江管理以及污染总量控制,提供了相关论证依据。苏州河沿岸建有6座雨水调蓄池,总容积约85000m3,对其中3座雨水调蓄池的调查表明不同规模雨水调蓄池对雨洪溢流水量削减比例为34.3-78.8%,对溢流放江COD污染削减比例为47.2-92.3%,雨水调蓄池工程措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暴雨径流溢流放江对苏州河的污染影响。分析表明上海城市水环境质量与总不透水面(TIA)之间存在响应关系,当TIA>60%,水环境质量随TIA增加呈明显负相关趋势。苏州河沿线城区现状不透水率普遍高达70%以上,应结合低影响开发和海绵城市建设,以系统解决上海城区的雨涝困扰和暴雨径流溢流放江的环境影响。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5
  • 0
  • 0
  • 0
  • 0
杨凯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