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采用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针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来源和关键控制因子开展研究,特别关注目前还未取得共识的青海瓦里关近地层臭氧的季节变化原因。本项目收集并综合分析了大量亚洲地区近地面臭氧、CO、气溶胶等站点观测资料、卫星遥感大气成分资料以及相应的气象资料。利用全球化学模式MOZART-4开展了对流层臭氧来源和关键过程的模拟。研究进一步确认了中国东部至中亚的35oN至45oN广大地区夏季存在一连续的近地面臭氧高值带,这一特征与东亚其他地区春季臭氧最大有显著不同。观测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夏季主体为辐合上升区,高空急流和位涡强度可以反映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强度,它们与瓦里关近地面臭氧关系不显著,可能说明高原臭氧夏季高值并非主要来自平流层。轨迹分析表明,夏季来自污染地区的气团频率远较其它季节高,意指长距离输送是该地夏季臭氧的重要来源。MOZART-4模式可以较好地反映东亚各地臭氧的季节变化,模拟结果表明,亚洲污染源对瓦里关夏季臭氧贡献量很大,欧洲、北美有一定贡献量,而平流层侵入、闪电源、深对流和局地化学产生可能是导致该站夏季臭氧峰值的次要原因。
英文主题词East Asia, Tibetan Plateau, surface ozone, origin analysis, process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