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栖息地及洄游行为研究
  • 项目名称: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栖息地及洄游行为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000221
  • 申请代码:C0306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张辉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长江中,其生殖洄游个体从进入河口到完成产卵活动返回至大海需要在葛洲坝下1700 km江段停留18个月以上时间。由于目前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仅在300尾左右,保护好每尾参加生殖洄游的中华鲟都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拟首先采用文献调研,超声波追踪、DIDSON和科学回声仪探测的方法初步确定中华鲟繁殖群体在长江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如栖息地环境特征等),并据此归纳提出其时空分布规律的假说。然后结合历史航道图和自行实测数据建立长江中游河道特征GIS分析平台,将所提出的中华鲟栖息地环境特征假说在此分析平台中进行筛选,分析辨认出潜在的可能为中华鲟栖息地的江段。再采用DIDSON和科学回声仪探测的方法对所提出的潜在栖息地进行调查,验证所提出的时空分布规律假说的正确性。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针对中华鲟繁殖群体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结论摘要: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目前主要分布于东海大陆架水域及长江干流。1989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10年,中华鲟被列入IUCN红色目录极危级保护物种。在长江中,其生殖洄游个体从进入河口到完成产卵活动返回至大海需要在葛洲坝下1700 km江段停留18个月以上时间。最新研究表明目前中华鲟繁殖个体数量仅在200尾左右,且每年能顺利进行自然繁殖活动的个体仅在数十尾左右,但其性成熟个体繁殖量很高,目前平均为40万粒/尾,因此保护好每尾参加生殖洄游的中华鲟个体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的延续都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采用文献调研、超声波遥测、科学回声仪探测、双频识别声纳探测并结合河道特征GIS分析平台的方法,对中华鲟繁殖群体生殖洄游期间在长江中的行为及空间分布特征,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特征及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素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从时空分布特征来看,中华鲟生殖洄游的历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1)产前溯河洄游夏秋进入河口开始溯河洄游,速度约1?2 km/h;2)产前栖息在葛洲坝至庙咀等栖息地停留至次年产卵期;3)产前迁移在葛洲坝至庙咀江段作小范围迁移,部分鱼类产卵活动前在坝下游约20 km范围内迁移,产卵日则聚集到产卵区;4)产后降河洄游产卵结束后,雌鱼立即离开,雄鱼则停留较长时间后再行降河洄游,降河速度雌雄差异不明显,约5 km/h。(2)空间分布规律从宏观尺度而言,在宜昌至武汉620 km江段主要分布在葛洲坝下、胭脂坝、梅子溪和调关江段,具体到单个栖息地,中华鲟聚集分布在距深鸿线较近且靠近河床底部的位置。(3)中华鲟栖息地一般为能达到一定面积的深水区域,水深一般要大于10 m,流速在0.6?1.7 m/s,对弗劳德数(Fr)和雷诺数(Re)的选择性不强,但倾向于选择Fr和Re值较高的区域。(4)在河道GIS分析平台中,共筛选出9处潜在适宜栖息江段。通过栖息江段与非栖息江段生态环境特征的比较发现,中华鲟对水深、流速、水力学环境特征等都有一定的选择性,但由于河床形态是确定这些环境因子的根本因素,因此河床形态是影响中华鲟对栖息地位置选择的关键性因素。本项目首次完整揭示了长江中华鲟生殖洄游的历程,繁殖群体在长江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栖息地环境特征,影响栖息地选择的关键性因素等。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于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的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张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