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迁地保护于自然环境中的海南坡鹿的家域形成、栖息地利用与生态适
  • 项目名称:迁地保护于自然环境中的海南坡鹿的家域形成、栖息地利用与生态适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470260
  • 申请代码:C04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曾治高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以迁地保护于自然环境中的海南坡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跟踪观察的方法,及应用无线电遥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家域、栖息地、食物、活动状况和行为变化等方面入手,探讨坡鹿在新栖息地上的家域形成、栖息地利用与空间需求,分析其活动节律、群体结构、摄食行为、觅食对策、食物组成与营养状况,以期望揭示坡鹿对栖息地变化的行为反应与生态适应对策、阐明坡鹿迁地保护的成功与栖息地质量的关系、评价新栖息地的现状及其对坡鹿种群生存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对此坡鹿新种群的管理与保护、对整个海南坡鹿种群迁地保护的规划与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论摘要: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是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特有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猎杀一度把该物种推至灭绝的边缘。目前海南坡鹿的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工作均取得显著的成效,但研究表明建群者效应和遗传漂变对迁地保护坡鹿种群的遗传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本项目主要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研究了迁地保护于自然环境中海南坡鹿的家域、栖息地利用及生态适应性。海南坡鹿的平均家域为755.2 ha,23.5%戴项圈坡鹿的家域面积超过1000 ha。与源种群分布区内的坡鹿相比,野放坡鹿具有较宽广的活动范围。野放坡鹿每日活动的高峰出现在日落后的19:00~21:00,夜间的活动明显强于白天。虽然在新环境条件下坡鹿的活动节律出现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但它们在逐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坡鹿在旱季和雨季均偏爱在人为干扰强度小的残次灌丛林中采食,采食的植物达172种。坡鹿偏好采食水分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而回避木质素含量高的食物。本项研究提出了针对该物种持续发展的保护建议,对今后进一步构建野生坡鹿新种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曾治高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