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将以细菌病毒-f2噬菌体、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肠道病毒以及SARS冠状病毒等为对象,建立和完善载阳电荷滤材浓集污水中病毒的方法,研究氯与二氧化氯灭活污水中f2噬菌体、脊髓灰质炎病毒及SARS冠状病毒的规律,并采用病毒全核酸酶切电泳、基因测序、ELISA及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从病毒基因组水平及蛋白衣壳结构等探讨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病毒的机理,为指导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确保污水再生利用的生物学安全
污水中的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是人类所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学问题之一。污水中病毒的浓度往往很低,须浓集后才能有效地进行检测。本课题我们以前建立的天然水中病毒浓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在污水中加入聚氯化铝至30mg/L,可使25L的污水中的病毒的回收率提高至80%以上。与国内外报道相比,本法具有处理水量大、操作简便、高效、稳定以及经济的优点。本课题研究了四种微生物对氯和二氧化氯的抵抗力,其大小关系为脊髓灰质炎病毒〉f2噬菌体〉大肠杆菌8099> SARS冠状病毒。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作为污水生物学安全的指示微生物存在较大风险。深入了解消毒剂灭活病毒的机理对于评价消毒效果及确保水体病毒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采用long-overlapping PCR、病毒全基因组酶切电泳、DND 测序、ELISA及细胞培养技术研究发现氯和二氧化氯主要通过破坏病毒基因组中的5'端非编码区而灭活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以PCR技术评价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病毒效果时,必须检测病毒基因组的5'非编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