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广东省客家人G6PD缺陷等位基因正向选择的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广东省客家人G6PD缺陷等位基因正向选择的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1214
  • 申请代码:C0604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蒋玮莹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申请者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已初步获得广东省兴宁客家人G6PD缺陷等位基因具有正向选择的证据,但其发生的机制不清楚。本项目拟1、研究G6PD缺陷等位基因具有正向选择的机制,验证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G6PD缺陷等位基因产生选择优势的动力。2、探讨疟原虫在G6PD缺陷红细胞中不利生长的机制,有可能提出一种新的免疫机理,找到抗疟药物的新靶点。3、用WHO标准化方法动态观察患者代偿能力的变化,验证患者代偿能力的增强是G6PD缺陷基因产生选择优势的又一动力。并解释临床上所出现的有关表型与遗传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对本病的防治。

结论摘要:

1. 完成广东省兴宁客家人229例G6PD缺陷者的G6PD基因分型及单体型建立:发现兴宁客家人G6PD缺乏组存在以G6PD Canton(0.411)和G6PD Kaiping(0.390)为Core SNPs 的639kb的长距离单倍域(Haplotype block),表现出较长的连锁不平衡趋势和选择清除效应。在基因结构的水平上揭示G6PD Canton和Kaiping受到优势选择。这不同于先前已报道的存在于非洲和中东人群中的G6PD A-和G6PD Med。 2.对广东兴宁5160例男性G6PD缺乏症筛查,发现G6PD 缺陷者为5.33%。提示G6PD 缺陷基因受到优势选择。在新疆138 维吾尔族标本中,G6PD 缺陷致病性突变0%,而非致病性G6PD c1311C>T 29%,IVS11T93C高达37%。由于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疟疾发病率低,因此G6PD 缺陷基因没有受到优势选择,而是非致病性的G6PD c1311C>T,IVS11T93C受到优势选择。这些结果提示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G6PD缺陷等位基因产生选择优势的动力。 3.应用FAM,发现G6PD Canton和Kaiping 的G6PD缺陷红细胞内、外膜平均粗糙度(Ra=7-8 nm)、算术均方根粗糙度(Rq=9.8-10nm)增大。随氧化性压力增加,红细胞膜骨架结构破坏、膜带3蛋白聚合、异性红细胞增多、 凋亡程度增加。这些结果阐明了中国人G6PD患者的溶血机制,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接触,可以避免急性溶血,逃避自然劣势选择。 4.应用光学显微镜鉴定恶性疟原虫的感染率,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疟原虫DNA的拷贝数及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在微米及纳米水平上,发现中国人群中的G6PD Canton和Kaiping具有抗疟优势选择作用,不同于非洲人群的G6PD A-和Med。。 5.发现78.5% 客家人G6PD女性杂合子酶活性正常,她们50%的儿子是G6PD 缺陷者,经优势选择在群体中保持高频率,使该地区G6PD 缺陷症高发。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5
  • 10
  • 0
  • 0
  • 16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0 会议论文 10 获奖 2
蒋玮莹的项目
期刊论文 63 会议论文 8 著作 17